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为比较不同赤眼蜂酚氧化酶(PO)活性的大小,明确赤眼蜂种间免疫防御能力强弱,本研究通过研磨、离心提取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螟黄赤眼蜂T.chilonis、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匀浆液,首次测定了几种化学因子(Ca2+、昆布多糖、纤维素、右旋糖酐、脂多糖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3种供试赤眼蜂匀浆液中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proPO-AS)的激活程度。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匀浆液PO活性最高,螟黄赤眼蜂次之,松毛虫赤眼蜂最低。Ca2+是激活供试赤眼蜂proPO的必需因子,且在0.03mol/L浓度下激活作用最强;昆布多糖和脂多糖也能有效激活proPO,0.01及0.05mg/mL昆布多糖能强烈激活PO活性;纤维素和右旋糖酐对PO活性存在显著抑制作用。结果证明了赤眼蜂种间存在明显的免疫能力差异。本研究建立了小型昆虫proPO-AS研究体系,为研究Wolbachia-小型昆虫的免疫互作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岩溶地区马尾松群落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西岩溶山区生态重建示范点都安县三只羊乡岜马屯和全州县白宝乡行水田村的两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群落的外貌及结构特征、种类组成、土壤状况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相似性对比研究,并与砂、页岩地区的马尾松群落进行比较.得出:在特殊的情况下岩溶地区的碳酸盐岩地层的土壤形成酸性,是岩溶山区能形成马尾松群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华东科技》2004,(7):44-4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立志要成为福建“硅谷”的马尾高科技园区创办于1988年8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马尾科技园位于福州开发区境内,园区规划面积9.4平方公里,现已开发面积6.6平方公里。区内风景优美,科技创业氛围十分浓厚。目前,来此创业的高科技企业达96家,  相似文献   
34.
广东省马尾松林分生长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东省1995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马尾松生产力等级区划,进行马尾松林分生长过程研究,建立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选择Richards equstion拟合最优,这种建模方法简单易行,精度可靠。  相似文献   
35.
用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SCPV)感染处理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ctatus wenshanensis),从处理前后的松毛虫体中均分离出了真菌和细菌,由于病毒的感染,引起松毛虫体内微生物区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真菌的曲霉属、青霉属等处理后大为减少,枝孢霉属、木霉属不再出现,而短梗霉属、盘多毛孢属、根霉属、毛壳菌属、酵母菌属、交链孢属、假丝酵母属则在处理后新出现。细菌中葡萄球菌属、氮单胞菌属等处理后减少,而芽孢杆菌属、不动细菌属、分枝杆菌属等则增多或新出现。总趋势是细菌在数量和种群的变化上都不如真菌大  相似文献   
36.
海林林业局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中,人工招引大山雀(Parus major)、沼泽山雀(Parus.Palustris)、戴胜(Upupa epops Linnl.)等捕食昆虫的鸟类捕食落叶松毛虫,降低虫口密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共挂设鸟巢4 580只,控制落叶松面积1 213 hm2,招引率36.15%,防治效果70.85%.  相似文献   
37.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的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实践,给出了营林技术,监测测报、天敌治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其他防治法等六个方法对落叶松毛虫进行综合治理,有针对性地做了阐述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当前我市开展的“生态市、园林城”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张金朝 《山西科技》2013,28(5):138-139
介绍了油松毛虫的防治方法及其效果,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防治油松毛虫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9.
将木材干燥过程中的总应变分为自由干缩、瞬时弹性应变、黏弹性应变和机械吸附应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木材干燥应力模型。应用此模型,只需要在干燥过程中测量出木材的分层含水率和干缩率,便可较准确计算出木材干燥应力应变。通过对30 mm厚马尾松板材干燥过程中总应变实际测量值与模型计算值的比较,验证所建模型计算出的木材干燥应力应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0.
2007年春天,一场大规模的刺激性皮炎突然在比利时流行开来,被感染者因皮肤瘙痒和咽喉、眼睛肿痛而被搅得寝食难安。而在那年夏天,类似的流行病又在英国伦敦爆发,感染者不断咳嗽抓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