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梁世酉 《科技资讯》2010,(28):220-220
论述导致2010年桂东南马尾松毛虫成灾,是由于去冬今春温暖干旱、虫口积累、调查不周、忽略虫灾出现等原因所造成;认真执行森防法规、领导重视、提高虫情调查人员素质、普及松毛虫生物学知识、加强监测管理是做好预测预报、防止灾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凋落物输入量改变对马尾松×红锥混交林碳排放的影响,以马尾松×红锥异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和去除凋落物人为地改变碳输入,研究凋落物处理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1)去除凋落物可降低土壤湿度、提高土壤温度,而添加凋落物则提高土壤湿度、降低土壤温度。去除凋落物使土壤年均呼吸速率显著降低27.88%,而添加凋落物则使土壤年均呼吸速率显著增加34.02%。(2)去除凋落物能降低四季的土壤呼吸累积排放量,而添加凋落物则提高四季的土壤呼吸累积排放量。对照、去除和添加凋落物的土壤呼吸的年累积排放量(以C计)分别为(9.51±0.12) t·hm~(-2)、(6.88±0.21) t·hm~(-2)和(12.70±0.53) t·hm~(-2),可见去除凋落物使土壤呼吸年累积排放量降低27.66%,而添加凋落物使土壤呼吸年累积排放量提高33.54%。(3)不同凋落物处理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均呈显著相关,土壤温度解释了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程度的74.26%~94.28%。去除凋落物增加了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值,而添加凋落物则降低Q10值。凋落物处理方式对马尾松×红锥异龄混交林土壤呼吸产生了显著影响,证明凋落物对于改变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和碳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防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尾松毛虫在福建一年发生 2 - 3代 ,其 1龄和 2龄幼虫群集取食 ,成虫昼伏夜出 ,以 2 l:0 0 - 2 3:0 0时活动最盛 ,趋光性强 ,雌蛾产卵量平均为 193粒。通过生物农药“天时”对松毛虫四龄幼虫的毒力测定 ,结果表明 :“天时”对其幼虫具有较高的活性 ,4 8h的 LC50 为 0 .0 0 0 15 4mg/ m L。这为马尾松毛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汪家社 《武夷科学》2006,22(1):34-36
通过对福建武夷山保护区松毛虫属及其近缘属昆虫调查和已有资料的分析研究,本文记述武夷山保护区松毛虫属及其近缘属共16种(杂毛虫属8种、松毛虫属6种、云毛虫属1种、丫毛虫属1种),占福建省已知种类89%。文中列出分属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近期厦门市一些媒体报道在狐尾山发现大量的松毛虫,这种虫对松树的危害极大,轻者使树的生长受阻,重者导致树枯死。其发生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及早防治的办法有效降低其数量,从而防止虫害的大面积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稽灵山马尾松次生林种群的数量动态和生存状况,采用“空间取代时间”的分析方法来编制稽灵山马尾松种群静态生命表,并以生存分析为理论基础,对稽灵山马尾松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稽灵山马尾松种群结构是纺锤形,幼龄个体和老年个体数量少,中龄个体较多,种群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衰退型;(2)种群的死亡率随着龄级的增加而不断增长,死亡率峰值出现在第8龄级;(3)该马尾松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 II 型。马尾松是亚热带次生林的过渡树种,其群落的衰退,有利于其他物种的生长,适当辅以人工抚育,对于丰富该地区树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松针速溶茶浸提工艺的研究,得到以下结果:以o.5%β-环糊精溶液为提取溶剂,辅助超声波提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浸提条件:提取时间为60 min,料液比为1 g∶55 ml,提取温度为75℃,提取功率为270 W.  相似文献   
18.
工业遗产作为“活态遗产”与“动态遗产”,存在着动态信息,本文详细论述了福州马尾船政与福建新华印刷厂两处工业遗产现状动态信息的记录与历史动态信息的采集,通过图示的方式进行可视化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动态信息采集与记录的方法,为中国工业遗产记录标准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松毛虫脊茧蜂是马尾松毛虫幼虫常见的寄生性天敌,国内分布广泛。在苏皖地区对松毛虫幼虫的平均寄生率为1.8~20.1%。该蜂在苏皖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越冬代3~4龄松毛虫幼虫体内越冬。翌年2~3月寄主幼虫虫体缩小,两端微尖,中间隆起呈纺锤形,固定在树皮下或小枝、针叶等部位。越冬代及第1代成虫发生期长,幼虫有滞育现象,因此生活史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蛹期19~24天。成虫在白天羽化、交尾、产卵,平均寿命7.7~24.7天,补充营养可延长寿命。成虫有较强趋光性,脊茧蜂的诱虫量与松毛虫发生数量密切相关。茧蛹期有5种重寄生天敌,全年平均重寄生率18.6%,其中以窄柄姬蜂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1983~1985年,在江苏省溧水林场对马尾松毛虫室内外取食针叶量、自然虫害和人工剪叶模拟虫害以及各种防治方法的效益等进行了测定和调查。结果表明,松毛虫自然为害与人工剪叶模拟处理对树木生长量的影响是趋于一致的。稂据松树损失针叶量与树木生长损失量的关系,提出了该地区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