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115篇
教育与普及   25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2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407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具有快慢变量非线性方程组的边值问题(μ是小参数) (du)/(dx)=g(x,u,v,w) μ(dv)/(dx)=F(x,u,w) μ(dw)/(dx)=G(x,u,v) u(0,μ)=v(0,μ)=v(1,μ)=0 本文讨论了产生空间对照结构时的渐近解构造,“啪”型内部层解位置的确定及给出了渐近解的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32.
从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实现社会正义的目的出发.可以将社会正义的构造理解为过程构造与逻辑构造的统一。这样分析有助于人们在实现社会正义的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人们重视实现社会正义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33.
在人类交流信息、情感和动机暗示的广泛能力之中,面部是其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具有真实感的三维人脸模型的构造和动画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的研究课题.如何能够便捷有效的构造出具有真实感的三维人头部模型是其中一个难点.本文介绍了一种三维人头部模型的构造方法.该构造方法基于一个已存在的三维头部的无个体特征的一般模型,该模型可以经过调整而创造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头部模型;借助于从两张从正交角度拍摄的普通的某个人的二维照片上采集到的能够反映该个体特征的数据参考点作为控制点,通过DFFD(Dirichlet Free-Form Deformation)的自由变形方法,调整该三维头部模型,进行非线性变形,向特征人面部结构逼近,从而构造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头部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该方法的一种改进,即对用来进行控制非线性变形的参考点赋以不同的权值,进行分层次控制,从而使得三维头部模型能够更精确的再现个体特征.  相似文献   
34.
高龙金矿区高分辨率遥感线性构造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勇  袁爱平 《广西科学》2005,12(3):200-202,207
采用QuickBrid-2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分形几何学的盒计维数法,定量研究广西高龙金矿区遥感线性构造。结果显示,在2.000~0.125km标度范围内高龙金矿区的分维值D=1.660,回归直线的相关系数R=0.999,鸡公岩、金龙山和龙爱矿段均落在分维高值区。在子区分维的5次和6次趋势图上,分维的高值带与该矿区南部深大断裂相吻合。可以尝试将高分辨率遥感线性构造作为成矿区预测和深部构造解译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5.
一、地质说明 西一区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倾角10-17度,其走向为304度,倾向为124度,断层、裂隙构造不发育。 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十一层煤,煤质较硬、以暗煤为主,为沥青光泽,煤层较一干燥,为单一煤层,具有条带结构。煤层厚度在1.1米-1.55米之间,倾角在10-15度之间,其顶板为砂岩,底板为页岩,均为伤顶和伪底,局部顶底板较破碎,煤层涌水量一般在12立方米每小时,最大涌水量在25立方米每小时。  相似文献   
36.
基于提升格式的双正交小波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提升格式的基本原理,采用插值细分方法设计了提升格式的预测算子,根据信号变换前后消失矩保持不变的要求设计更新算子,构造了一组不同消失矩的双正交小波的尺度函数和等消失矩的小波函数。通过设计不同的预测算子和更新算子,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的正则性、光滑性、消失矩等特性的小波函数,这为根据被处理信号的特征灵活地构造相应的小波函数及提高信号处理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柴达木盆地东部"走廊域"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横穿柴达木盆地东部的“走廊域”剖面地表地质、航磁、重力、大地电磁测深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在东昆仑构造带与南祁连构造带之间,包括巴颜喀拉地块北缘,柴达木地块和祁连地块南缘等3个一级构造单元,柴达木地块内则包括了昆中构造带、昆北构造带和柴达木盆地3个二级构造单元。受东昆仑构造带和南祁连构造带相向挤压作用,柴达木盆地东部持续沉降,但由于具有稳定的花岗质基底,盆地坳陷幅度较小,且断裂及褶皱构造不发育。由此造就了柴达木盆地东部中新生代地层厚度小,烃源岩不发育,构造圈闭缺乏,除第四系天然气外,中生界、古近系和新近系油气资源前景受到极大限制。  相似文献   
38.
甘肃西部马鬃山超镁铁质杂岩岩石学地球化学信息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马鬃山岩体在空间上分为有成因联系的两部分,主岩体为具有环状分异特征的辉长岩岩体,中心相为辉长岩,边缘相为闪长岩.主岩体东南子岩体为橄榄二辉岩岩体.赋存于其中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信息暗示马鬃山杂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张裂构造环境,为应力释放期的产物,岩浆来源于具有E—MORB性质的陆下岩石圈地幔与软流圈的边界。较大程度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在上升途中同化了陆壳围岩。  相似文献   
39.
从矩阵的扩充出发给出了尺度因子a=4时紧支撑正交小波的一种构造方法,同时说明了补空间Wj在a=4时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三个子空间的正交直和,实现Wj的细致化.  相似文献   
40.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及活动论、阶段论的思想,大致以中晚三叠世为界,将中国南方自震旦纪以来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划分成海相盆地演化阶段(Z-T2)及陆相盆地演化阶级(T3-Q)两大阶段;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扬子克拉通及其周缘裂谷盆地(Z-1q)、裂谷-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盆地(1c-O1)、被动陆缘-克拉通-前陆盆地(O2-S)、加里东运动(S末)、裂谷-克拉通盆地(D-T1)、克拉通残留海盆-弧后(浊积)盆地(T2)、印支运动(T2-T3)、华北-华南板块焊合、古特提斯封闭与前陆盆地的形成(T3-J2)、压扭背景下的改造作用及拉分盆地的形成(J3-K1)、伸展-裂陷盆地的形成(K2-E)、喜马拉雅运动(E末-N初)及披盖性构造层的形成(N-Q)12个阶段。特别是对南方自中晚三叠世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现存油气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运动对南方中生界、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保存与破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及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控制了现今南方原生、次生及再生烃(二次生烃)油气藏分布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