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5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用簧片振支法研究了GDa-Si:H薄膜气氛渗氢后的仙耗,当测量频率为457.5Hz时,在-46℃处观察到氢致内耗峰,其激活能为0.30±0.05eV,弛豫时间因子为3.5210^-9s。  相似文献   
84.
提出了表色系统分区域空间线性变换的原则,用软件技术解决非晶硅色敏元件光谱曲线与CIE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曲线的拟合问题,简化了仪表的光学结构。  相似文献   
85.
实验研究了单晶及非晶硅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随光强与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光强与温度对单晶(非晶)硅电池输出电流与电压的影响规律是相同的;光强对单晶(非晶)硅电流影响大,电流相对变化约60%(73%),对电压影响小,电压相对变化约1.8%(3.6%),而温度对电池电压影响大,对电流影响相对小;相比较单晶硅电池,光强或温度变化对非晶硅电池的输出影响更大,且相同的光强或温度条件下,单晶硅电池的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都优于非晶硅电池.电池填充因子与转换效率和光强与温度的关系,由电池串联电阻、并联电阻以及相应的焦耳损耗耦合影响.  相似文献   
86.
将Ar(95%)-SH4(2.5%)-D2(2.5%)混合气体等离子体直流正辉区用化学敢相沉淀(PCVD)方法制备α-Si:D/H薄膜,采用双探针技术测量了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参数,红外照相方法测量了反应腔壁温度,结果表明,基片支架对反应腔的等离子体有干扰,反应腔壁温度分布不均匀;基片温度高的区域薄膜沉淀速度大;加大电源功率可提高薄膜沉淀速率。  相似文献   
87.
报导对非晶硅太阳电池长期跟踪测量的结果,并对提高太阳电池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8.
报导了在P/I界面引入CGL:B:C*缓冲层对大面积(2790cm2)单结集成P-I-N型。a-SI:H太阳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实验发现:带有CGL:B:C层的a-SI:H太阳电池性能的提高主要是填充因子FF的增加所导致,实验所得电池的FF平均达60.33%,平均有效面积转换效率FF达6.0%,分别比目前的生产水平(FF=53.9%,EF=53%)提高了11.99%和13.2%.最后,依据建立的电池能带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引入CGL:B:C后电池性能得以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9.
提出用电荷控制法研究a-SiCCD电荷转移特性的理论模型,通过引入平均场效应迁移率的概念,推导出计算a-SiCCD电荷转移损失率的解析解,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热扩散、自感应电场和边缘电场的漂移机制对a-SiCCD电荷转移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a-Si CCD的电荷的转移主要是受电场漂移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90.
文中介绍了应用热象无损检测技术以电加载方式探测被测物件内部的质量缺陷。这种方式检测快,分辨率高,在工业在线生产中的检测中实用性强,同时,把该技术应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检测,结果表明;可以探测其内部可能存在的裂纹,空隙或成膜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