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为了考古遗址公园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及遗产文化价值的传播,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方法理论分析与国际宪章解读,结合实证举例方法。结果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设计是以旅游产品的主题化与系列化、再现遗址地景观、充分发挥遗址博物馆旅游功能、提供考古体验旅游产品等为主要开发策略的。结论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遗产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旅游产品设计方法是多样的,核心是遗址文化景观的修复与再现。此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遗产旅游产品设计还应强调游客的参与性和产品开发的持续性等。  相似文献   
112.
李威 《广东科技》2012,21(22):38-41
PM2.5漂浮在空中,让呼吸变得沉重,出行变得艰难。谁来拯救我们美丽的蓝天和新鲜的空气?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党委书记任海虽然不具备地球“救星”般的神奇魔力,但是他可以带领其研发团队——广东省数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简称重点实验室),从生态学的专业角度来优化环境,求得治理PM25的“良方”。  相似文献   
113.
通往“世界屋脊”西藏阿里的公路只有三条,其中最艰难、最具挑战性的是新藏公路,这是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一路上接连翻越了5座4000米以上的达坂,异常险恶,因此也被人们视为“死亡之路”。2003年7月,我们乘车从新疆的叶城出发,沿着“死亡之路”走向离天最近的地方——阿里。  相似文献   
114.
走进墨脱     
在中国,对科学研究者、人文考察者、探险者和旅游者来说,最神秘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是西藏;在西藏,最具诱惑力也最难进入的地方则是墨脱。 2003年9月至10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考队一行6人对墨脱地区进行了徒步考察。  相似文献   
115.
水库、河流等水位的变化是影响坡岸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特别对于遗址中的河堤、护坡等,在水位发生变化时,极易发生崩塌、滑移等事故,严重威胁了文物及人员财产安全.针对贵州镇远青龙洞古建筑群中湘黔古驿道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水位涨落工况下古驿道堡坎的位移及安全系数的变化;并结合现场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堡坎的最大位移处于坡岸的中下部区域,与现场鼓胀病害位置一致;常水位状态下,古驿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安全储备不足,水位上升阶段,浮力作用造成整个滑坡体的抵抗力变小、稳定性降低.当水位急剧下降时,坡岸中产生渗透水压力,造成稳定性降低,容易诱发崩塌,7m高坡岸在水位4~5m处;6m高坡岸在水位1m和3.5~5m处,安全系数较低,容易发生垮塌事故,与之前的垮塌情况相吻合.研究可为此类砌石坡岸遗址的保护提供参考,也为相关加固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6.
《科学大观园》2015,(2):12-14
<正>提起拉萨,人们的头脑中会立刻浮现出布达拉宫形象,以红山为天然基座的布达拉宫,顺山势而修.使整个建筑与红山浑然一体,"之"字形的山路在顶部涂着红色白墙的围护下盘旋而上,有着城墙一样宽阔墙体的建筑是白宫,白宫的上部是一层层、一排排涂成黑色边框的窗户,再向上两侧的白宫簇拥出中央的红宫,红宫的屋顶附着鎏金的铜  相似文献   
117.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已然步入第十二个年头.回顾过去取得的巨大成绩,其逐步建立起了跨年代、多省份、大规模的保护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回答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什么?为谁保护?为什么保护?"等疑问.但在公共吸引力方面其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进而造成了冷热不均的巨大客流差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公众吸引力主要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客观因素很大程度上受人口基数、交通区位和区域经济水平等要素的制约;主观因素则与遗址本身对公众游览动机的激发,即遗址公园的核心遗产价值和品牌建设等要素息息相关.借助引力模型考察人口基数、交通区位和经济水平对基础公众吸引力的影响可以发现,其将36处遗址公园划分为了四挡,其中覆盖人口500万以上,交通距离50公里以下的公园拥有最为巨大的吸引力潜质.而唯有做好遗址公园自身的核心遗产价值挖掘工作,并将加强特色的品牌建设,方能提升公众来到园区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18.
以武威明长城夯土遗址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及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分析夯土遗址表层的热劣化机制.X射线衍射及电镜扫描试验表明:遗址表层与母墙土的矿物成分相似,表层微观结构平滑,但风化明显.热劣化模拟试验表明,试样表层热传导系数、热扩散系数及体积比热均低于母墙.热劣化过程中,表层与母墙的热传导系数与热扩散系数均维持稳定.研究认为,夯土遗址表层与母墙组成具有热性质差异的双层结构,在温差作用下,双层结构间的稳定热差异会使其接触面产生热应力差.热应力差的持续作用使接触面劣化疲劳,导致遗址表层与母墙分离,产生剥离病害.  相似文献   
119.
2012年巫山蓝家寨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距今2 4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喜马拉雅水麝鼩(Chimmarogale himalayicus)、小臭鼩(Suncus etruscus)、微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等骨骼标本。这些骨骼标本的鉴定和研究反映出春秋时期三峡地区属于南亚热带气候,水土保持良好,有繁茂的森林环境;当时遗址古居民食物资源丰富,但人类居室及室内卫生条件等比较落后;古遗址人类居住点的室内环境比较阴暗、潮湿,并且有多种昆虫、食虫目动物等与人类伴栖。蓝家寨遗址食虫目(Insectivora)、翼手目(Chirortera)动物骨骼研究,为分析三峡地区春秋时期古环境、古居民生活与居住条件、三峡地区环境演变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上述动物骨骼标本也是首次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以后古文化遗址中被发现。该项工作为今后开展动物考古中的小哺乳动物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标本观测数据,并且在鉴定标准及工作方法等方面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0.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地层的沉积相与古地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遗址地层典型沉积剖面和遗址地区150余个地层资料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晚更新世晚期旧石器人类遗址地层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类型,从而恢复了距今2.2万年前人类在此生存活动的古地貌面。研究表明,古人类曾活动于古冲积扇面的砂岛上,这是末次冰期间较温暖的间冰阶时期,是一个水流相对稳定的时期。还讨论了由于受较强的不稳定水流影响,使该文化层内有3140年没有人类的活动,认为该遗址是一个人类活动的临时营地。并且,在同一时期,人类可能来自周围的古冲积扇高地,或来自平原西部较早形成的高地貌面。以上的研究为北京平原晚更新世晚期人-地环境的重建和进行史前人类历史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