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12篇
教育与普及   9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97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从原水预处理、反渗透装置运行参数管理、膜低压冲洗、化学清洗及设备停动保护等方面,论述了反渗透除盐设备的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62.
海藻粉用量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金属离子浓度,藻粉用量对2种常见大型海藻马尾藻(Sargassumfusiforme)和海带(Laminariajapon ica)吸附重金属离子(Cu2 、Pb2 、Cd2 、Ni2 )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g/L以内,海带对Pb2 的吸附率保持在99%以上,对Cu2 、Cd2 保持在90%以上;50mg/L以内对Ni2 的吸附保持在90%以上.藻粉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随藻粉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单位重量藻粉的吸附量却随藻类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选择藻粉的投入量在2.5g/L,既能够达到对各种离子良好的吸附.  相似文献   
63.
羟基OH^ 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用高浓度羟基溶液做药剂,对含有浮游植物扁藻和盐藻的海水进行处理,取处理前后的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藻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研究羟基破坏、分解细胞组织的生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羟基使藻细胞破裂、缺失以及细胞内容物外泄,并最终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64.
酿酒酵母与雨生红球藻的细胞融合子的RAPD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7条随机引物对雨生红球藻(Haemotococcumpluvies)、酿酒酵母(Saccaromycescerevisiae)及其融合酵母变株进行RAPD分析.在融合子的54条谱带中,有7条为双亲共有,占12.96%,与酿酒酵母相同的18条(33%),与雨生红球藻相同的17条(30.9%),其余12条(23.54%)为融合子的新谱带,结果表明该融合子很可能是雨生红球藻、酿酒酵母细胞杂种.  相似文献   
65.
pH值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概述了SBR工艺中的反硝化除磷现象,讨论了SBR反硝化除磷工艺中pH值、碳源、聚磷菌与非聚磷菌竞争、污泥龄等影响因素。采用厌氧、缺氧SBR反应器研究了厌氧段和缺氧段pH值变化对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厌氧段pH=8.0、缺氧段pH=7.0±0.1时,脱氮除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6.
高效菌藻系统资源化处理畜牧养殖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耀通 《武夷科学》2004,20(1):86-92
厌氧酸化预处理养猪污水 ,以灭活病原微生物并使有机大分子降解成小分子 ,为菌藻系统资源化处理创造条件。同时 ,在室内条件下 ,比较了由小球藻、光合细菌、乳酸菌、红酵母及产朊假丝酵母所组成的菌藻生态系统在不同初始数量配比、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经厌氧酸化预处理的猪场废水中 NH3 - N、有机质的去处效果及形转化藻蛋白的效率。结果表明 ,光照和黑暗条件对菌藻系统处理废水效果有一定差异 ,光照利于菌藻系统对氨态氮的去除 ,而黑暗条件则利于有机质的降解。振荡处理有机质去除效果比静置时高。同时 ,光照强度愈大 ,愈有利于氨态氮去除。组成的菌藻生态系统可使酸化猪场污水在 4 8h内 BOD5、NH3 - N的去除率分别达 96 .8%、98.7% ,同时产生 6 .5 4g/ L菌 -藻蛋白。显示出菌藻系统在资源化利用污染严重的养猪污水方面所具有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陈晖  沈世华  贺俊芳  冷静  李良璧  匡廷云 《科学通报》2004,49(17):1725-1730
经过连续两步的液相色谱层析分离过程, 从假根羽藻(Bryopsis corticulans)类囊体膜直接分离出来一种捕光蛋白复合体(LHCP). 该捕光蛋白复合体的三聚体经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获得. 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 这个捕光蛋白复合体至少由5种蛋白质组成, 其中分子量约为31 kD的蛋白质此前尚未在高等植物的主要捕光蛋白复合体(LHCⅡ)中发现. 分离获得的假根羽藻捕光蛋白复合体除了含有叶绿素(Chl) a, Chl b, 新黄素和紫黄素外, 还含有一种特殊的类胡萝卜素─管藻黄素. 假根羽藻管藻黄素-叶绿素a/b捕光蛋白复合体中存在的管藻黄素的作用是加强该色素蛋白复合体对蓝绿区域(530 nm)光的吸收, 假根羽藻LHCP具有与高等植物中的黄体素-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相似的吸收谱和荧光发射谱. 管藻黄素和Chl b向Chl a的高效传能说明捕光色素分子高度有序地结合于假根羽藻的捕光蛋白复合体上. 管藻黄素-叶绿素a/b蛋白质使有机体得以增强其吸收在深海或潮下带海域分布较多的蓝绿光.  相似文献   
68.
浙江金华北山木本植物群落的DCA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浙江金华北山38个样地的38种主要树种的生态重要值,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方法(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DCA)对该地区的木本植物群落类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浙江金华北山存在11个比较典型的群丛,它们分别为: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群丛、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群丛、锥栗(Castanea hennyi) 木荷(Schima superba)群丛、木荷 苦槠(Castanopsis derophylla)群丛、马尾松 木荷群丛、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马尾松群丛、枫香群丛、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群丛、马尾松 短柄抱(Quercus dlandulifera) 杜鹃(Phodedendron sinsii) 木荷群丛、木荷 马尾松群丛和马尾松 黄山松群丛.分析了11个群丛的成员组成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计算了它们的物种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69.
The effects of hypoosmotic shock on state transition in darkness in Dunaliella salina were studi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NaCI in culture medium was dropped from 1.5 to 0.5 mol/L abruptly, the photosynthetic rate of D.salina declined, but the respiratory rate and intracellular ATP content increased in the dark. The FpsⅡ/FpsⅠ ratio at 77 K of D. salina cells exposed to hypoosmotic shock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cells, indicating that more excitation energy was distributed to PS Ⅱ in stressed D.salina cells upon illumination. A decrease in LHC Ⅱ phosphorylation level was also observed when D.salina was exposed to hypoosmotic shock. Thus a state Ⅰ transition of photosynthetic apparatus occurs when D.salina suffers hypoosmotic shock in darkness, which is supposed to be related to an enhancement of respiration and an increase in ATP content in stressed D.salina cells.  相似文献   
70.
高砷酸性废水除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高砷酸性废水经处理后能达标排放,且不产生二次污染,需要进行分步处理.对高含砷废水(砷含量为10000mg/L左右)采用分步、催化氧化后絮凝沉淀的处理方法.一步处理:采用石灰乳,调pH=3~4去除SO4^2-;二步处理:采用NaOH溶液使pH=9~10,回收重金属;三步处理:加入催化剂—活性炭和Fe^2+通入空气氧化,使溶液中的As(Ⅲ)和Fe^2+氧化成As(V)和Fe^3+,然后用石灰乳控制pH=6~9,使高价砷酸根与Fe^3+生成难溶的FeAsO4沉淀.经过上述处理后溶液中的砷小于0.5mg/L,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