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51.
汽车电磁防撞系统中运用了汽车三限界、雷达测距、高温超导、电磁防撞等技术,使汽车在紧急情况下能完全避免交通事故。通过提出汽车三限界的概念,将汽车周边划分为三个椭圆区域即警示区、自动刹车区、电磁保护区[1],当汽车进入电磁保护区时,通过雷达系统和电流放大装置的作用,产生大电流,从而产生强磁场,两辆汽车同时为N极(或S极),磁场极性相同互相排斥,从而完全避免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52.
对电磁起重机的磁路与电磁吸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对电磁起重机吊运物体的电磁吸力与吊起物体的等效重力建立了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多位置传感器的电磁起重机控制算法.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多位置传感器电磁起重机能有效的对物体吊运的整个过程实时监控,能有效的根据多传感器的值来调节电磁起重机电流的大小,大大提高了电磁起重机吊运物体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3.
提出将先进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大尺寸机械量的测量中, 以实现地铁车厢限界高效、准确地自动化检测, 并针对地铁车厢限界检测的具体情况, 论述了这种相对测量方法在机械量测量中的应用原理  相似文献   
54.
为了防止钻井过程中因黏滑振动造成钻井事故,提出一种基于状态重构器的顶驱扭矩控制方法.首先,将顶驱、钻杆和钻具组合等效为集中质量弹簧阻尼系统,采用Karnopp非线性摩擦模型分析黏滑振动摩擦,建立钻柱系统井下运动方程;其次,通过增加摩擦干扰器,采用最优阻尼进行参数整定,设计基于龙伯格状态重构器的PID控制算法;再次,采用...  相似文献   
55.
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和实现了一种采用工控机与温度模块、PWM输出卡、固态继电器及相关控制电路搭建的计算机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以PWM方式对执行器件(固态继电器)进行调节,实现了对电阻炉温度的精确控制。根据电阻炉升温单向性、大惯性、纯滞后的特点,改进了PID控制算法,采用分段PID结合积分分离或积分削弱算法的控制方案,实现了对电阻炉温度的大范围的连续调节,满足了复杂热处理工艺对温度的控制精度和控制规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6.
57.
为了使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更好地解决伴有噪声干扰系统的控制问题,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伴随噪声干扰的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引入带有滤波作用的跟踪微分器,在反馈过程进行滤波操作,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跟踪微分器(Improved Tracking Differentiator,ITD)的无模型自适应去噪控制方法,同时给出了该算法的收敛性证明.并通过仿真证明了本文改进的控制方法可以快速跟踪给定信号并且具有良好的抵抗噪声干扰特性.最后,将其应用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中.  相似文献   
58.
结构地震反应最优控制的目标函数和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装有理想半主动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了经典最优、瞬时最优和序列最优3种最优控制算法,分别从基于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的目标函数及稳定性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序列最优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优于经典最优控制算法和瞬时最优控制算法,且稳定性良好;在同一控制能量下,基于输出反馈的控制效果优于状态反馈,说明了智能隔震结构采用输出反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9.
双配重平衡头无错调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有的电机驱动型双配重平衡头造成错调、振荡、平衡时间长等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新设计的电磁驱动型双配重平衡头中。通过对双配重平衡头系统的分析,提出了配重块最优移动的准则及其判断原则。针对配重块的任意占位方式,总结出双配重平衡头无错调控制算法,并进行仿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移动策略能有效地提高自动平衡品质,达到无错调、不振荡、平衡时间短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
对于大滞后和非线性的煤泥水絮凝剂自动添加系统来说,常规PID控制效果不佳。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分别采用改进型Smith控制算法和常规PID控制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Smith控制优于常规PID算法,为现场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