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8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用替格瑞洛联合肠溶性阿司匹林的临床成效.纳入我院2020年3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方式均分为A组和B组(均为42例),B组采取单服用肠溶性阿司匹林,A组在服用肠溶性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最终比较干预前后治疗成效、病患心功能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  相似文献   
42.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阿司匹林原料药实验制备方法的改进与补充,提供了低水杨酸含量的阿司匹林原料药实验制备方法。并采用简单可行的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阿司匹林原料药中水杨酸杂质进行定量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43.
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与乙酰水杨酰氯反应,然后水解得到水杨酸修饰的卟啉,进而与高级脂肪酰氯反应,得到一种新的高级脂肪酸/水杨酸修饰的卟啉.化合物结构经1H-NMR,HR-MS,UV光谱证实.  相似文献   
44.
45.
《前沿科学》2014,(1):96-96
<正>新研究显示:将阿司匹林固新研究显示:将阿司匹林键合到顺铂上,可能在癌症治疗中克服顺铂耐药细胞的耐药性。该研究成果发表于《Chemical Communications》,并被《Chemistry World》新闻报道。顺铂以及其他铂类化疗药物,常被用来治疗多种癌症,包括睾丸癌、卵巢癌、肺癌和膀胱癌,顺铂也因此被称为"癌症中的青霉素"。然而,获得性耐药性限制了顺铂在临床上的使用。关于顺铂的耐药机制已有系统的研究,但目前仍然缺乏有  相似文献   
46.
《科学大观园》2011,(23):18-18
每天至少睡7个小时睡眠,过少可引起代谢变化进而增加肥胖和糖尿病风险,这两种情况下的心脏病患病风险也会随之增加。最近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也显示,成人每晚睡眠时间过少,将会导致动脉内钙沉着增加。了解自己的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我们通常认为血压保持在120/80mmHg至130/85  相似文献   
47.
胡海 《青年科学》2010,(3):50-50
印第安人没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因为经常吃老玉米、用黑木耳代替阿司匹林;日本人爱喝绿茶所以癌症低发……这些传说中的黄金食物,到底有多高的含金量?真有那么神奇的功能吗?你对它们又有多少道听途说的小误会?测测黄金食物的含金量,眼见为实,让你吃出黄金比例!  相似文献   
48.
黄敏 《前沿科学》2012,(1):96-96
美国研究人员把两种阿司匹林衍生物混合在一起制成一种“超级”阿司匹林。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新型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抑制十多种恶性肿瘤生长,而且无损实验鼠正常细胞。研究人员说,将“超级”阿司匹林开发成适用于人的药物仍需数年。  相似文献   
49.
探讨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意义及服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脑梗塞预后的影响.本文在检测和分析69例脑梗塞患者和70例对照组患者血清中hs-CRP的含量,以及检测脑梗塞患者服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后血清中hs-CRP的含量及Banhel指数的基础上,发现脑梗塞组与正常对照组hs-CRP比较有明显增高(P<0.01).脑梗塞患者依服用阿司匹林剂量从小到大分为的Ⅰ、Ⅱ、Ⅲ组,hs-CRP的含量依次减低,Banhel指数明显增高.该结果表明:血清hs-CRP浓度的高低可以反映急性脑梗塞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300mg/d)可明显减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且Banhel指数增高,日常生活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0.
郭潇 《甘肃科技》2007,23(5):192-193,183
目的结合心房颤动(简称房颤)门诊病例的临床特点,伴随疾病,治疗情况,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患病率和本地区抗凝治疗的低普及率及华法林低使用率,对2005年2月至2005年1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46例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进行适当抗凝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效果以及探讨门诊给予华法林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将该46例(NVAF)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观察,即给予口服小剂量华法林合并阿司匹林治疗的23例,给予口服常规治疗方法剂量华法林治疗的23例,并随访6个月进行2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比较。结果经用2组不同抗凝方法在门诊对患者进行治疗,国际标准比值(INR)达到1.5?2.5后,血栓栓塞事件较原有了显著下降。但常规方法治疗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后患者出现副作用较联合治疗组明显。结论华法林合并阿司匹林较单独使用华法林对降低心房颤动所致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更加安全有效,同时不失为一种患者易于接受的门诊治疗的方法,亦是普及抗凝治疗及提高房颤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