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在异构无线网络中,针对现存接入算法对网络高动态性考虑不足,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接入算法.算法能够根据网络环境中用户数量及带宽使用情况,估计接入阻塞率、最大化网络吞吐量,从而自适应地选择用户接入网络的行为.根据接收信号强度和可用带宽,计算出用户的最大传输速率;根据网络中已分配带宽、用户所需带宽,推导出网络剩余容纳用户数;根据新到达用户数、剩余容纳用户数估计用户接入阻塞率;结合最大传输速率和接入阻塞率,提出一种以最大化网络吞吐量为目标的自适应接入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有效降低用户接入阻塞率,增加接入用户数,提高网络吞吐量,均衡网络负载,并且能够适应未来高动态性网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电力系统输电阻塞管理成本控制的建模与求解问题.将输电阻塞率引入阻塞费用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中,考虑当电力系统发生最大输电阻塞时的费用调整最小的优化问题.针对发电侧单独开放,以及负荷侧和发电侧同时开放两种情形,分别给出了约束相同目标不同的两个优化模型.采用免疫遗传算法讨论了模型求解问题,得到了全局最优解.对三种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光交换网络的网络阻塞率和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质量(QoS),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隙交换机制的光时隙交换(OTS)网络.光波长在时域内被分割成一系列固定长度的细小时隙槽以承载数据,时隙成为最基本的交换粒度,并采用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相分离的网络运行机制.相对于传统光突发交换(OBS)网络,OTS技术能提供稳定的面向连接的QoS.仿真结果表明OTS技术相对于OBS技术在降低网络阻塞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线网络的多类业务提出了一种呼叫接入控制方案.该方案基于动态保护信道机制,根据优先级为各类业务设置相应的服务门限,服务门限能根据系统负荷的变化动态地调整.仿真结果显示:与已有静态方案相比,该方案不仅能够保证业务的优先性,而且能够跟随业务量的实时变化,保持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确定业务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特性的可调度请求加重了弹性光网络的资源碎片率和带宽阻塞率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配置频谱切片机的弹性光网络节点结构,并提出一种基于频谱切片的可调度请求路由频谱和时间分配(SS-RSTA)算法。在路由选择阶段,设计了一种综合考虑路径长度、路径碎片率和节点可用频谱切片机数量的路径权重值的路由选择策略,为可调度请求选择路径权重值最大的路由;在资源分配阶段,采用链路的资源碎片感知方法为可调度请求选择可用的频谱和时间资源窗口;当资源分配失败时,采用频谱切片准则将可调度请求切分为多个子带宽请求,以增加可调度请求频谱分配成功的概率,提高频谱-时间碎片的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改善网络的带宽阻塞率和提高网络的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效用函数的异构网络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网络参数的定时测量,得到各性能指标的效用函数,经过归一化和权重处理,选取重负载和轻负载的小区,并选取资源利用效率低的业务终端,通过终端的转移实现负载均衡.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网络吞吐量,降低网络阻塞率,并减少网络时延.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在切换排队且排队顾客优先的条件下,小区共有有限个个信道和一个缓存区,一部分信道为新呼叫用户和切换用户共享,剩余的信道预留给切换用户使用,缓存区由切换用户使用,新呼叫用户和切换用户均为Poisson到达的通信信道配置模型.得出了稳态时模型中各状态的概率分布,平均排队队长,阻塞率及状态转移速率关系图.  相似文献   
18.
针对TD-SCDMA系统,充分结合TD-S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资源特点、业务特点和干扰特点,寻求适用于该系统(包括频域载频、时域时隙、码域码道和空域位置)的最优组合动态信道分配策略,为了比较该策略下不同动态信道分配(DCA)算法性能,提出了4种DCA算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仿真模型,通过正确设置仿真参数,进行系统级仿真,以确定各种动态信道分配算法,各种仿真参数设置对系统呼阻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TD-SC- DMA系统是下行受限的系统,其上、下行干扰门限理想值分别为1.5和3.1左右。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在给定业务矩阵的条件下,进行波分复用网络物理拓扑设计的2种方法,指出在限制条件下,可以用2种方法设计,一得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求解,另一种是利用“启发式”算法进行最短主树搜索,然后按限制条件对它进行修正。最后,分析了网络的阻塞性能。  相似文献   
20.
对于低轨卫星通信系统(LE0)的每个小区来说,随时都有大量的新呼叫切换呼叫到达,并要求在本小区内分配有限的信道资源进行通信。这就需要一种呼叫接入算法具有优化系统性能,改善呼叫阻塞率和信道利用率等参数,因此提出了一种呼叫接入控制算法PGC(part guard channels),即部分接入算法,此算法除吸取传统的预留信道GC(guard channels)算法已有的优点外,还进行了一些改进,使系统的新呼叫阻塞率和切换呼叫掉话率得到了更好的平衡,在分析GC和PGC的几种子算法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仿真,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最后在服务等级、信道占用率等重要参数方面对2种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