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5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6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1.
周源  陈孝湘  贺雷 《海峡科学》2022,(1):61-63,78
沿海城区的电力电缆隧道受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为突出,该文在分析沿海城区电缆隧道常见自然灾害的基础上,研究台风暴雨、地震、隧道内火灾等隧道运营期间常见灾害下的数字化防灾技术需求和典型技术路线,为提升沿海城区电力电缆隧道运营期的防灾能力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12.
重庆综合自然灾害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市自然灾害较为严重,不公灾害种类较多,而且影响范围很广,根据重庆主要自然灾害的特点、受灾程度、类型组合及排序、以及各区县防灾抗灾能力等,将重庆市划分为4个综合自然灾害区,各区按其内部差异再划分出7个灾害亚区,其目的是为了更地地掌握各灾种的分布、组合、危害、防治的地区差异,以指导各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713.
我国是地震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之一,重特大地震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灾救灾体制: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稳定有序的指导和管理、正确及时的救灾政策等都为我国顺利地战胜自然灾害、走出困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14.
以亚洲部长级减灾大会的主要成果为基础,从减灾合作机制、适应气候变化、弱势 群 体 和 技 术 体 系 等 方 面 分 析亚洲减灾战略的演变轨迹,并从灾害风险适应、巨灾风险减轻和社区减灾工程角度初步提出减 灾 的 发 展 趋 势.可为揭 示明晰灾害风险管理思路,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15.
《中国科技成果》2013,(3):58-59
西藏地区强降水、强降雪、雷电、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西藏地区社会稳定、粮食生产、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建立适合西藏高原的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完善和提高西藏地区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水平,对做好西藏地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16.
雷电灾害是"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而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是雷电灾害等频繁发生的地区,每年由于防雷装置不符合要求等防雷减灾工作的不合理而导致雷击事件发生的频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除此之外,雷电灾害还朝着多样性的发展,由此而造成的损失也逐渐的增加。为了预防并减少雷电灾害发生带来的损失,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对于如何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的管理办法的研究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717.
2020年6月17日凌晨3点20分左右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半扇门镇梅龙沟发生泥石流,阻断小金川河,形成堰塞湖,造成S303烂水湾段道路中断和阿娘寨村山体滑坡。通过现场勘查、无人机航拍和模型计算等方法,基于该区域地质环境和气象条件分析,揭示了阿娘寨滑坡体变形特征和成因,在此基础上预测滑坡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阿娘寨滑坡为土质滑坡,老滑坡体的复活与演变是内外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破坏了岩土体稳定性,降雨和渗流降低了土体强度,泥石流冲刷淘蚀坡脚直接导致滑坡体启动。根据滑坡体变形特征,推测无重大地质构造活动和降水条件下,滑坡体会逐渐变形后渐趋于平衡。故汛期时应持续监测,及时预警,加强该地区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718.
1922年(壬戌)夏秋,浙江遭受几十年未遇的特大水灾,给社会经济和人民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灾区各级行政当局、浙江省内外各地方团体、省内外各大慈善救济组织等奋起救灾,承担了不同的救灾角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识之士进而深入分析水灾成因,提出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防灾之策.但人们对于灾荒,多是临灾想到防灾,灾后则多把防灾计划束之高阁,以致灾荒一再发生,这一教训对今天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719.
张祎茗 《科技信息》2010,(21):I0160-I0161
本文总结了重庆城区近百余年来的旱涝变化,详细分析了重庆市干旱灾害、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形成以及发展的机制,在此基础上,从气候背景、环流特征、地形以及人文因素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重庆市旱涝灾害减灾防灾工作所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提出了重庆市旱涝灾害的减灾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720.
城市是国家经济、文化、政治、科技信息的中心,同时也是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巨大承灾体,一旦遭受灾害影响其损失也是巨大的。综合防灾是近年来我国城市防灾建设的新理念,强调建立能够统一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及应急的思路。针对我国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性质、内容和编制工作的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编制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分析现状—灾害识别及分析—风险评估—规划对策—规划管理"的编制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