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8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9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对地震次生山地灾害进行了界定。它是指在山区由地震直接引发的或者由于地震作用的影响而引发的灾害性地貌过程。“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灾害类型以崩塌和滑坡为主,具有灾害类型齐全、破坏严重,带状分布、成片发育,堰塞湖险情严重,潜在地质灾害发育等特点。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具有一定的时效效应,可划分为同震次生山地灾害、短期次生山地灾害和长期次生山地灾害。分析认为,“汶川大地震”重大次生山地灾害发生的成因是地球内外动力地质耦合作用的结果。针对不同时期的次生山地灾害,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92.
玉树M_S7.1级地震地表破裂与历史大地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野外调查表明,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较清晰的同震地表破裂带由3条主破裂左阶组成,走向310°~320°,总长约31km,左旋走滑性质.另在隆宝镇东侧一带见有长约2km的雁列式张裂缝带,如以该点为破裂带的北端点,则破裂带总长约51km.地表破裂带由一系列挤压鼓包与张裂缝相间排列或雁列式裂缝组成,实测最大水平位错约1.8m.地表破裂带沿甘孜-玉树断裂展布,显示该断裂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甘孜-玉树断裂历史上记载过多次7级左右地震,古地震遗迹明显,具有短周期的大地震重复特征.玉树地震的孕育机制与汶川地震一样,都是青藏高原东扩、地块边界应力积累和释放的结果,不同的是玉树地震为巴颜喀拉地块与川滇块体向东不均匀挤出产生的左旋走滑型地震.  相似文献   
293.
前言     
<正>《地震结构爆裂动力学理论》是一本论文集。自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爆发8.0级大地震后,曾雄飞再次停下了手头的研究工作,开展地震的理论研究。第一次是唐山地震后,没有取得实质成果。这次研究不同了,建立了"地震结构爆裂动力学理论":  相似文献   
294.
"5.12"大地震后,灾后重建成为了最为首要的任务,而映秀作为此次大地震的震源中心,其重建被视为灾后重建的示范样本,从而映秀镇的总体规划及其地震博物馆的建设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概括了国内比较先进权威的理念,从建设规划原则、建设意义等方面对地震博物馆的建设与发生灾难地区的规划,进行了思考并综合论述,并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说明地震博物馆建设的意义及选址映秀的原因。  相似文献   
295.
日本地处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处,是太平洋环火同带频繁活动的地区,台风、地震、海啸、泥石流、火山喷发、暴雨等,各种自然灾害极为常见。发生于1995年1月17日的“阪神大地震”共造成6393人死亡及失踪、4万多人受伤、24万多栋房屋倒塌、受灾户数达43.7万户。  相似文献   
296.
《科技导报(北京)》2005,23(3):40-40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海域8.9级大地震引发的强烈海啸,不仅使近30万生灵涂炭,还对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和孟加拉国等受灾国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有关专家实地考察灾区后认为,受灾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土壤受损难恢复。海啸掀起的海水涌入沿海城镇、乡村,严重破坏了含有养分的大片表层土壤,这些含盐分极高的耕地将难以恢复耕种。  相似文献   
297.
<正>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到近年在新疆发生的伽师一巴楚地震,几乎无一例外的表明无筋砌体结构不能承受大地震。尽管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差,然而在城镇建设,由于我国经济水平还不够发达,在城镇建设中不可能把砌体结构限制过严,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研究和总结震害的基础上, 改进砌体的抗震性能,提高它的建造层数和高度,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