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9篇
系统科学   69篇
丛书文集   76篇
教育与普及   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178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对2 种不同开口规律的离散孔波纹板进行实验研究, 分析了来流气动参数、波纹板的开孔规律等几何参数对冷却效率的影响. 用热平衡法建立了离散孔波纹板气膜冷却对流换热模型,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相应的关系式及关系曲线, 并将有关结果与离散孔平板进行对比, 得出了离散孔波纹板, 尤其是在其波峰跟波谷之间开有大孔的离散孔波纹板, 在其波峰跟波谷之间冷却效率较低, 在孔板的尾端冷却效率的增长比离散孔平板明显加快等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2.
混凝土坝冷却水管冷却效果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混凝土坝中利用冷却水管中循环冷水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水泥的水化热温升,是混凝土坝温度控制的最有效措施。通过对混凝土坝开裂、裂缝的类型、产生的原因、危害和混凝土坝温度控制及冷却水管仿真计算研究现状的分析,论述了混凝土坝中冷却水管仿真计算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3.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测定了薄板坯连铸连轧EAF-CSP工艺生产的低碳含锰钢经奥氏体区二次变形后的CCT曲线.实验钢含有0.17%C,1.21%Mn和0.28%Si(质量分数).研究表明:提高热轧后的冷却速度使Ar3温度降低,导致试验钢的晶粒进一步细化;冷速大于20℃/s时,出现贝氏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可降低钢的屈强比;790℃终轧,550℃卷曲时出现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提高冷速使溶质(如Mn和C)富集区在形成珠光体之前完成奥氏体-铁素体相变是避免生成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4.
沁水盆地构造-热演化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任战利  肖晖  刘丽  张盛  秦勇  韦重韬 《科学通报》2005,50(Z1):87-87
根据沁水盆地锆石裂变径迹、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结合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及其它古地温温标等分析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沁水盆地在古生代-中生代中期,沁水盆地地温梯度较低.中生代晚期地温梯度高,在盆地中部可达5.56℃/100 m,在盆地南北两端地温梯度可达8.00℃/100 m以上,表明沁水盆地存在异常地温场,发生过一期强烈的构造热事件.构造热事件发生在110~140 Ma之间,主峰值在120~140Ma之间.构造热事件发生受岩石圈深部热活动性增强及岩浆侵入的控制.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热演化程度主要受中生代晚期异常地温场控制.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记录了26.2~11.5 Ma前的一次快速抬升冷却事件,盆地抬升冷却具有南、北部抬升冷却早,中部抬升冷却晚的特点.石炭-二叠纪地层在50 Ma以前处于完全退火带,古地温大于125℃,50 Ma以来尤其是渐新世—中新世以来才大规模快速抬升冷却,石炭-二叠纪地层抬升退出了退火带(70~125℃),处于低温环境.中生代晚期构造热事件控制了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的生烃高峰期,生烃高峰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新生代渐新世—中新世以来发生大规模抬升冷却,地层温度降低,石炭-二叠系煤层生烃过程停止.  相似文献   
55.
蓄能型太阳能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实验的方法对采用填料塔式再生器的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再生性能进行研究,得出了再生器热源温度在55.5 ℃工况下的传质系数和热源温度对出口参数有影响的结论.同时发现传质系数平均值约为0.32 mg/(m2·Pa·s),根据实验数据提出提高填料塔式再生器再生性能的方法.同时提出一种蓄能密度高的相变潜能蓄能模式,并在理论上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种蓄能模式的蓄能密度一般在1 000 MJ/m3以上,这表明该蓄能方法比常规蓄能方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6.
普碳钢轧制细晶Ⅲ级钢筋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工艺,在适当调整钢坯化学成分的情况下,利用普碳钢轧制出了直径为6~10 mm的400 MPa细晶粒Ⅲ级钢筋.研究表明,通过复合强化,完全可以实现在不添加微合金元素的情况下,利用普碳钢轧制出满足GB1499-98的Ⅲ级钢筋.利用该工艺已在国内某厂成功轧制Ⅲ级钢筋3 100余吨.  相似文献   
57.
利用5W/20K GM制冷机对高温超导磁体(HTS-SMES)进行了直接冷却实验研究,HTS磁体用Bi-2223带材绕制,内径72mm,外径112mm,高110mm,高温超导磁体经过16h冷却,达到25.4K低温温度.磁体轴向温差为2.8K,径向温差小于1K.实验表明,设计的高温超导磁体直接冷却结构和实验装置是可行的,为高温超导磁储能磁体直接冷却取得了理论分析依据和买验数据.  相似文献   
58.
含铌微合金低碳钢的连续冷却过程的相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实验机研究了含铌微合金低碳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连续冷却过程的相变规律,利用热膨胀法结合金相法建立了静态和动态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分析了变形参数对组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高温变形促进了珠光体相变,在950℃以上,变形温度的升高导致铁素体转变区减少;从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看,950℃变形促进了贝氏体相变;在相同变形温度下,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先共析铁素体的量增多,贝氏体量减少;在900℃以下变形促进了高温等轴铁素体的形成,抑制了贝氏体的相变.  相似文献   
59.
分析了恒压源供电下的桥路输出特性以及影响电桥电压灵敏度的各种因素.供电电压的增加会受到桥臂允许功耗的限制,从而制约了电桥电压灵敏度的提高,并产生电阻"温升"和热噪声.针对电桥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的恒压源间歇供电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还有效地降低了应变片电阻的"温升"和热噪声,提高了传感器的精度.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现有生产调度模糊模型的分析,针对间歇生产过程,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参数模糊的通用模糊规划建模方法,模糊模型采用2种基于普通遗传算法的模糊算法,即模糊模拟和SFA算法。该方法中,参数隶属函数选取灵活,采用合适的模糊表示方式。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糊建模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