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由于缺少岩芯、动态资料不完善,海上稀井网油田精细表征储层和泥质夹层分布规律难度较大。为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将珠江口盆地X油田珠江组海相砂岩储集层作为研究对象,以高质量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并借鉴陆上相同沉积环境的露头研究成果,分析泥质夹层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泥质夹层有小规模海泛成因、堤岸成因及前积成因等3种类型。为满足生产需求,可将夹层划分为3个级次。在级次划分方案的基础上,以地震属性资料作为约束沉积相展布研究的基础,通过剖-平联动,确定了不同级次、不同成因夹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手段,表征和预测了不同成因夹层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22.
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 ,确定了侯市地区长 6油层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 ,主要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分流河口砂坝、前缘砂席和分流间等 ,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是本区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 .在图像粒度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绘制概率累积曲线、C- M图、散点图和环境判别图 ,对该区砂体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及形成环境进行了分析 .长 6油层的三角洲体系代表了较为完整的自旋回 ,这一自旋回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分流河道迁移、袭夺、决口以及因压实的均衡调整等 ,从而形成三角洲复合体内部各分流三角洲砂体的相互叠置交错 .根据岩心微相分析、小层砂体形态和测井剖面对比分析 ,对该区长 6油层砂组及小层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 ,掌握了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 .  相似文献   
423.
临南油田沉积微相模式及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南油田位于渤海盆地惠民凹陷临南洼陷的夏口断裂带上 ,沙三中至沙二段构成一个完整的三角洲沉积 ,其中沙三中段为三角洲前缘沉积 ,沙三上段为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沉积 ,沙二段为三角洲平原沉积。本区油藏为构造层状油藏 ,油气富集除受构造控制外 ,还受沉积微相的控制。同时 ,沉积微相还控制了剩余油的分布。在平面上 ,剩余油主要富集在陆上分支河道的突出部位、水下分支河道的井网稀疏区、河口砂坝的席状薄砂层  相似文献   
424.
东营凹陷北部永 92 1地区沙三段和沙四段广泛发育扇三角洲沉积 ,从中可以识别出砾岩相、砂岩相、粉砂岩泥岩相和泥岩相等 4种岩相类型。根据本区的沉积特征 ,扇三角洲沉积是一个典型的退积型层序 ,沉积边界和扇三角洲砂砾岩体的分布主要受湖平面变化的影响。该区湖相暗色泥岩为主要的烃源岩和盖层 ,扇三角洲前缘的砂砾岩体是较好的储集层。本区生、储、盖发育齐全 ,有着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25.
济宁二号井田3下煤层顶板沉积属上三角洲沉积.分流河道、决口扇、决口河道非常发育,由此构成了以弯曲的分流河道为主体,配置以决口扇、决口河道及分流间湾的沉积格架.通过对井下大量揭露巷道的实际观测及运用现代河流沉积理论的推演,找到了以水道规模和水道形态为主的影响3下煤层冲刷的诸因素,并从冲刷带形态、出现部位和冲刷深度变化趋势等方面总结出了该井田3下煤层的冲刷规律.  相似文献   
426.
1996~1998年在河北省滦县试区进行冬小麦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高产高效施肥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滦河三角洲沙区,氮、钾是冬小麦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效应N>K2O。效益最佳平台区施肥量单施化肥时,N用量为293.40~312.75kg/hm2,K2O为170.70~178.95kg/hm2;施用有机肥30t/hm2时,N用量为297.60~313.65kg/hm2,K2O为151.50~159.15kg/hm2。  相似文献   
427.
 系统研究了扶余油层沉积特征、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时期,盆地基底稳定缓慢沉降,地形平缓,在湖盆扩张及浅水背景下,河流入湖形成大型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相,分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个亚相。前者包括分支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支河道间湾微相,后者包括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支河道间湾、河口坝与远砂坝。在较强的水动力及整体水进背景下,形成了枝状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428.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的白云凹陷北坡新近系底部的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砂体有良好的油气储集条件,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价值。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珠江组下部为研究对象,将常规的岩心观察、地震相分析等手段与生物遗迹分析相结合,探索其沉积环境特征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陆架坡折处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发育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为主的沉积微相,发育Skolithos遗迹相,局部生物扰动剧烈。陆架坡折以北整体发育滨海三角洲沉积,以分流间湾和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为主,发育Skolithos-Cruziana遗迹相,生物扰动程度以中等—剧烈扰动为主,局部为稀少生物扰动。研究区的沉积演化可以分为海退期(21.0~19.0 Ma)和海侵期(19.0~18.5 Ma)两个阶段,海退期物源充沛,在陆架坡折处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海侵期海平面上升,发育退积三角洲,在陆架坡折以北发育滨海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  相似文献   
429.
为了查清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背斜的强振幅成因及其沉积和储层特征,通过地震正演和测井约束反演等手段,分析煤层、砂岩增厚或减薄时的振幅变化,探讨不同井点振幅强弱与反演速度、岩性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煤层和砂岩增厚均可导致振幅增强,薄层干涉和断裂带附近等也会造成振幅变化。同生背斜核部的振幅增强由平下段三角洲前缘砂岩增厚和平中—平上段三角洲平原煤层含量增多共同造成。强振幅和高速层指示的砂体朵状平面形态指示了该区受波浪改造的河控三角洲类型。该研究对该区沉积相分析、储层预测和目标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