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7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168篇
教育与普及   2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480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510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结合上海地区某工程项目开展2组钢管桩试桩现场试验.根据静载试验实测数据,分析Q-s曲线和桩身轴力分布曲线以研究承载变形特性.研究成果对该地区及类似地质条件下超长大直径桩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2.
该文以九江某国道改建工程测重项目为工程背景,介绍GPS RTK技术在公路中桩放样中的应用。采用GPS RTK进行公路中桩放样具有以下优势:在测区内不需要建立图根控制网,作业不受天气和通视条件影响,作业效率高,定位精度高,操作简单,是公路外业勘测中的一项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13.
针对兰州新区的地质情况和对新区几个工业项目基础选型的深入了解,结合甘肃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工程特点,提出了沉管夯扩桩在该类型项目中应用的可靠性、适用性和经济性,以使此基础形式在工程建设中能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4.
针对长线公交在部分时段和局部线路上的拥挤,本文提出在部分时段增发短线公交的运行策略。考虑时变的出行需求,本文构建了带有均衡约束和机会约束的动态规划模型,通过近似和逆推解法对动态规划模型进行快速求解,以确定短线公交的动态发车方案。一方面,本文构建机会约束控制车内拥挤,从而帮助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这响应了出行者对公交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另一方面,分析了内生拥挤、客流在长短线之间的转移,使得本文的研究更贴合实际。考虑到动态策略的操作难度,本文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对动态策略的启发式特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动态策略和启发式策略均能通过增加适量的运营成本,有效地缓解长线公交在高峰时期的超载,同时显著减少乘客候车时间成本和车内拥挤;启发式策略能在乘客体验和运营成本之间进行合理权衡,并且在操作简易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5.
基于猪肉价格的非线性与波动性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 VMD)和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 BO)的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网络的猪肉价格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数据分解为具有相对简单波动的子序列;然后通过贝叶斯算法对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的第1、2隐含层神经元数目、学习率和批次大小进行寻优,根据寻优的结果建立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VMD-BO-BiLSTM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确定系数分别为1.101 214、1.466 100、0.040 631、0.987 760,相比传统单一的LSTM,BiLSTM模型精确度更高,有更高的适用性,适合对猪肉价格预测。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成都东郊膨胀土地基基坑工程事故频发,多种支护结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稳现象。局部双排桩是在充分发挥双排桩优势基础上的一种适用于膨胀土地区的具有经济、快速、节能、节材、安全等特点的支护方法,从施工效果来看,基坑的变形均在规定范围内,证明了该支护型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7.
结合宣城市环城大道下穿芜宣高速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咬合桩这一支护结构在高速路改桥工程中的运用,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式,同时对其施工流程及要点进行了说明,以此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8.
为了安全地进行犀牛站电缆隧道始发井施工,在对研究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均布载荷模型计算了加固范围,并且使用了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法对始发井端头进行了加固,最后对加固效果进行了检验。加固范围为水平长度4m,宽度为洞门直径4.1 m,洞门左右各2m共8.1m,深度为洞门底部2m,洞门顶部以上4m,共10.1m。旋喷桩间距为450mm,造孔深度为13.5m。旋喷作业采用隔孔作业。检测结果显示,5个加固体的抗压强度都超过了质量要求的,最小的达2.3MPa,5个水平观察孔的总流量很小,几乎没有水渗出,表明此次加固效果很好,能够很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9.
能量桩的换热效率及其热致应力与变形问题,是影响其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针对在相互热干扰情况下能量桩群桩的换热效率及其热力响应特性的实测数据仍相对较少。该文依托1×3能量桩排桩基础,开展3.0 kW加热工况下热响应特性现场试验,实测中间桩和边桩的温度、应变与应力等变化规律,着重分析中间桩与边桩热力响应特性的异同点,并与能量桩单桩试验响应特性进行对比,分析1×3排桩中能量桩换热效率、热致位移、热致侧摩阻力以及中性点位置等热力响应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 1×3能量桩排桩的换热效率约为93%;热致侧摩阻力的中性点出现在桩体约0.4倍桩长位置;中间桩和边桩最终分别产生0.5‰倍桩径(0.28 mm)和0.3‰倍桩径(0.18 mm)的桩顶位移。  相似文献   
120.
为研究砂土中刚性桩基础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演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循环后单桩承载力的评估方法.首先,基于沉陷坑与致密区域土体的质量守恒原理,量化了由沉陷引起的土体参数变化;然后,根据API规范中的砂土水平土抗力-位移模型计算循环前后的单桩承载力;最后,提出了循环后单桩承载力的评估模型,并对沉陷坑尺寸、土体初始相对密实度和致密区域模式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单桩承载力随沉陷坑的发展不断增大;对于松砂、中密砂和密砂,循环后的单桩承载力可分别提高约3.0、1.5、1.2倍,提高幅值随相对密实度的增大而降低;2种土体变形模式中,单锥模式相比于双锥模式更符合真实的致密区域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