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4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78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34篇
教育与普及   3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47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19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用差压新方法确定模型环道蜡沉积厚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于计算模型环道蜡沉积厚度的传统差压法未考虑测试段流场畸变对测试段压差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对测试段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到近壁处油温的下降及管内流场的畸变,给出了确定蜡沉积厚度的差压新方法。模拟结果表明,在测试段管外冷却水的作用下,近壁处油温低于管中心附近的油温;冷却水与管壁的换热热阻及钢管管壁的导热热阻的存在使贴壁处油温与冷却水的温度有差异,离测试段入口越远,它们之间的差值越小,管内速度分布发生畸变(近壁处流速减小,管中心附近流速增大),管段压差增大。流场畸变造成管段压降增加近10%。  相似文献   
62.
蒎烯催化加氢制备顺式蒎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组分的含镍合金粉为原料,制备出多种类型的Raney Ni型催化剂,研究它们在蒎烯催化加氢制备顺式蒎烷反应中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筛选出这两项指标均比较理想的目标催化剂。分析在催化条件下影响蒎烯高压加氢反应的各种因素,进而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蒎烯催化加氢制备顺式蒎烷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00℃,反应压力6.0MPa,反应溶剂为正丁醇,原料纯度采用含85%以上α-蒎烯的松节油,催化剂用量为3%。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原料蒎烯转化率可达到100%,产物中顺式蒎烷的含量大于95%。  相似文献   
63.
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氧化铋薄膜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采用355nm脉冲激光沉积在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氧化铋薄膜,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在基片温度为300℃,沉积时间为0.5h制备得到的Bi2O3薄膜具有四方结构,SEM和Raman光谱测定对该Bi2O3薄膜的表面形貌和锂化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薄膜由小于100nm针状晶粒组成,锂化后的产物可能是LixBi2O3。此外,由电位阶跃法测定了上述Bi2O3薄膜电极的锂离子扩散系数。电化学测定表明,上述Bi2O3薄膜具有充放电循环性能,在电压范围为0.70~3.5V,该氧化铋薄膜在充放电速率为2C时的比容量大约为100mAh/g,并且保持经100次以上充放电循环而没有明显的衰减。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以Na2WO4为W来源、以柠檬酸盐为络合剂的CoW、CoWPt合金电镀中,Na+和NH+4对镀层W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W含量随着溶液中Na+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NH+4浓度的升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65.
南极伊利莎白公主地250年来NO-3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6~1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50m雪芯资料,详细研究了南极伊利莎白公主地250年来NO -3 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250年尺度上,本地的NO -3 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250年来,伊利莎白公主地NO -3 浓度与太阳活动没有相关关系,认为本地的NO -3 可能主要来源于中低纬度地区的闪电和极地高空中的各种大气过程,雪冰中记录的NO -3 浓度可能是其来源、传输路径和沉积过程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66.
新型功能陶瓷是以电、磁、光、声、热、力学、化学和生物等信息的检测、转换、耦合、传输、处理和存储等功能为特征的新型材料,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功能陶瓷及其应用正向精细化、多功能、智能化、集成化、高性能、高可靠和复合结构发展。因此,解决功能陶瓷材料在制备中的各种基础性科学问题,为我国高性能功能陶瓷材料和元器件的批量、稳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我国功能陶瓷材料制备科学的快速发展是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一大核心课题。  相似文献   
67.
从黄土Sr同位素探讨海水87Sr/86Sr变化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多数认为河流输入是引起海水^87Sr/^86Sr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对此推论并没有提供确实的定量分析和依据.通过对黄土高原洛川剖面黄土—古土壤Sr同位素组成和沉积速率等的定量计算说明,在过去2.5Ma期间,海水^87Sr/^86Sr上升总量仅是河流输人海洋总量的大约1/10,而其9/10被海底玄武岩的热液蚀变输入所抵消.海底玄武岩的热液蚀变输入对海水^87Sr/^86Sr变化的总影响量应近似等于河水输入对海水^87Sr/^86Sr变化的总影响量.海水^87Sr/^86Sr变化的原因是河水输入与海底玄武岩的热液烛变输入联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8.
东营凹陷沙三段-沙二下亚段T-R层序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段沙二下亚段划分为 3个三级层序 ,即沙三下层序 (SSⅠ )、沙三中层序 (SSⅡ )和沙三上沙二下层序 (SSⅢ )。SSⅠ和SSⅡ层序由湖进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组成T R旋回 ,其特征是代表层序边界的不整合分布局限 ,湖进体系域厚度小 ,主要为细粒沉积物 ,退积式叠加 ;湖退体系域较厚 ,由进积式叠加的砂岩、砾岩和泥岩组成。T R层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层序形成早期的构造沉降和气候起主导作用 ,其基底快速沉降 ,湖水供应充分 ,湖平面快速上升。在层序形成晚期 ,沉积物供给和气候起主导作用 ,沉积物供给多 ,快速向前推进 ,湖平面下降。构造沉降和沉积物供给因素对层序控制作用的转换促使其形成层序和体系域的边界。T R层序与三分层序之间的转换是由于层序形成的不同阶段的主控因素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69.
成功地给出了沉积微相边缘追踪算法和边缘线生成算法。根据相带连通边界井之间的位置关系 ,将每一口边界井的周围生成的一系列单元控制线连接起来就可以画出沉积边缘线 (相带线 )。单元相带线的形状是由 3个控制点的位置决定的。针对沉积微相图上各种错综复杂的微相叠合及接触关系 ,系统地归纳和设计了 2 0 0多条规则。应用这些规则和算法 ,可以准确地求出相带线的位置。特别是运用控制线单元的生成技术 ,用户通过鼠标在屏幕上拾取控制线单元的控制点就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同时 ,向量成图技术使得成果图件的复用、修改和再生成为可能。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计算机自动绘制沉积微相图软件的绘图效果能够满足地质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70.
采用配体取代法合成出C60Ni(PPh3)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和氯化还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