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5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绿色有机溶剂乙醇为反应介质,杂多酸(HPA)为掺杂剂,六水合氯化铁为引发剂和氧化剂,合成出HPA掺杂聚苯胺(HPA-PANI)纳米管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XRD)、元素分析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纳米管HPA-PANI进行了表征.同时还对HPA-PANI纳米管材料的导电性能和气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是纳米管形貌的HPA-PANI;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气敏性.  相似文献   
72.
光催化技术由于反应条件温和,适宜于降解汽车内部的有机挥发性物质(VOCs).为了提高可见光的利用率和自然光照下对VOCs的光催化降解速率,本文采用阳极氧化法+电沉积法制备了掺杂Cu2O的复合钛纳米管阵列(TNAs),并对其进行了SEM、EDX、XRD及UV-Vis表征.结果表明,Cu2O纳米颗粒均布于TNAs的管壁及表层,复合纳米管阵列对可见光的吸收较纯TNAs提高了.通过反应动力学分析发现,Cu2O和O2对TNAs光催化降解VOCs有协同作用,Cu2O/TNAs对VOCs的光催化降解服从一阶反应动力学.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气体中氧含量、催化剂Cu含量及相对湿度对VOCs降解速率常数的影响,拟合了光催化降解VOCs的速率常数函数式,由模型得出,Cu2O/TNAs含Cu量为31.37%,被处理气体中含氧量为36.92%,相对湿度为33.71%时,速率常数最大.建立并验证了VOCs一阶降解模型,模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小于20%.  相似文献   
73.
运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氮掺杂对碳化硅纳米管场发射性能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体系的态密度均向低能端移动,赝能隙及最高占据分子轨道/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隙减小,且Mulliken电荷在帽端聚集程度增加.态密度、最高占据分子轨道/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隙及Mulliken电荷分析表明,氮掺杂改善了碳化硅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且N替代顶层五元环中Si原子体系场发射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4.
以富勒烯C60微纳米纤维(fullerenemicro/nano fibers,FM/NFs)作为可容易移除模板,利用直接超声混合法,成功地制备了具有波纹形貌的聚苯胺微纳米管。光学显微镜观察表明,聚苯胺呈纤维状,其长度分布在2~5μm之间。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聚苯胺微纳米纤维形貌类似于波纹管,波纹周期约为100nm,外径在0.5~1μm之间,为空心管状结构。  相似文献   
75.
为了便于核桃食品加工时的核桃人味、取仁或使核桃易剥食,设计了一种对辊窝眼式核桃开口机。该机采用锥辊式分级装置,可按核桃的粒径大小自动分级。采用对辊窝眼式开口装置,可实现核桃的挤压开口。窝眼的大小与分级装置相对应,使不同大小的核桃受到相同的挤压力。生产实验表明,用窝眼抓取核桃进行挤压开口是可靠的,开口率>95%,破碎率<2%,生产能力>150kg/h。  相似文献   
76.
77.
Large-Scale Self-Assembled Ag Nanotub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high yield of silver nanotubes with large aspect ratio were conveniently synthesized via an organic-assist solvothermal preparation technique using polyvinyl pyrrolidone (PVP) as a capping reagent and architecture soft-template. The molecular ratio between the repeating unit of PVP and AgNO3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geometric shape of the product. Such novel-type Ag nanotubes were self-assembled by Ag nanoparticles, which had largely similar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forming a texture. The fact that nanoparticles without anisotropic crystal structures can form such superstructures by self-assembly may open a window for understanding a range of nanotube form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78.
1 IntroductionOn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such as nanowires, nanobelts, nanotubes and nanocables have been attracting a great research interest in the last decade due to their superior electrical, optical,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and many methods have been explored to synthesis of the materials, e.g., arc discharge, laser ablation,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hermal evaporation, sol-gel method, template method and so on. In this work, we present a novel and simple meth…  相似文献   
79.
开口箭醇提物抗慢性咽炎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开口箭醇提物治疗慢性咽炎的大鼠血清IL-1β及TNF-α等指标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机理.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开口箭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组(西瓜霜组),每组8只,采用浓氨水喉头喷雾诱发的大鼠急性咽炎模型,于第40~47天分别用喉头喷雾器给大鼠咽部喷蒸馏水、低剂量开口箭醇提物(0.16g/kg)、中剂量开口箭醇提物(0.24g/kg)、高剂量开口箭醇提物(0.32g/kg)、西瓜霜含片液(1.40g/kg).实验第47d取6组动物的股静脉血检测白细胞和粒细胞数目、IL-1β及TNF-α含量;同时,取咽部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分成两份分别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开口箭醇提物均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血液白细胞和粒细胞数目、IL-1β及TNF-α含量,改善模型大鼠咽部组织病理形态.说明开口箭醇提物在缓解咽部炎性症状、改善咽部病理组织形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0.
合成了二氧化钛纳米管(TNTs)/三吡啶钌(Ru(bpy)32+)纳米复合物,用Nafion分散后修饰到玻碳电极上,制备成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分析并确定了电解质和pH是影响该传感器ECL的重要因素.探讨了电活性物质Ru(bpy)32+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发光反应机理,并利用制备的传感器研究了低浓度下的铅离子对Ru(bpy)32+-EDTA体系发光强度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该体系发光强度的变化值与铅离子浓度在5.048×10-7~4.603×10-5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1.0×10-5mol/L,具有检测铅离子含量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