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5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56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165篇
教育与普及   1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333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了锌(Ⅱ)-草酸盐-水杨基荧光酮(SA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体系形成四元混配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在pH9.0的硼砂-HCl缓冲溶液中,形成摩尔比为Zn(Ⅱ):C2O42-:SAF:CTMAB=1:1:2:4的紫红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彼长为λmax=560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560为1.1×105L·mol-1·cm-1,锌(Ⅱ)含量在0~8μg/25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显色20min后体系的吸光度值达最大,至少稳定3h不变;方法用于测定大米粉、人发及含锌营养食盐中的微量锌(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2.
以水杨醛、二溴乙烷、丙二胺和二溴二甘醇为原料合成了新双氮杂冠醚配体,1,5—双(1,12—二氮杂—3,4:9,10—二苯并—5,8—二氧杂环十五烷—N—)—3—氧杂戊烷(L1),及其Cu(Ⅱ)、Co(Ⅱ)、Ni(Ⅱ)和Hg(Ⅱ)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IR、1HNMR,MS和电导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它们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73.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新型四氮杂大环H4L(5,12-二苯基-7,14-二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N′,N″,N,N″″-四乙酸)与钴(Ⅱ)形成的固体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IR等技术表征出配合物的组成为CoH2L.2H2O,由电子光 数据了配合物的成 键特征。  相似文献   
74.
以硫代乙酰胺(TAA)与Cd2 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制备了CdS荧光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的荧光强度强烈的被药物成分柳氮磺吡啶所淬灭,建立了一种高选择性的测定柳氮磺吡啶的荧光分析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值为11.2时,对于柳氮磺吡啶的检测下限可达到1×10-7g/mL,线性范围为5.0×10-7g/mL~1.0×10-4g/mL.方法已用于药片中柳氮磺吡啶的测定.  相似文献   
75.
污水处理的再生水回用与冷却用水采用除磷脱氮工艺,是把好水质质量关的重要保证。提出在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管理运行中,要采用科学方法,使水处理工艺达到最高能效;在运行管理中要掌握原理,注意生物除磷脱氮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其他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6.
尿素为氮源制备氮掺杂二氧化钛及其光催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展二氧化钛对可见光的响应,以尿素为氮源,在温和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氮掺杂二氧化钛粉末.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对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并考察了煅烧温度及氮含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掺杂致使二氧化钛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增强,在降解甲基橙的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随煅烧温度的增加,氮含量减少,晶粒增大,可见光催化活性减弱;400℃下制备的样品中存在一个最佳的N/Ti配比,所对应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77.
对黑土有机质特性空间分布的充分认识与了解,是管理好土壤养分和合理施肥的基础。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东北黑土表层1100个样点的有机碳和全氮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9.25 g/kg和1.89 g/kg,从南到北随纬度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与纬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和0.76。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黑土有机质退化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废水生物处理脱氮原理与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废水生物脱氮的原理与影响因素,生物脱氮中氨转化的基本过程为氨化、同化、硝化和反硝化,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温度、pH值、溶解氧、C/N比、污泥龄和毒性物等.介绍了几种生物脱氮的新工艺方法,包括预缺氧、后缺氧悬浮生长和附着生长脱氮工艺.归纳了不同脱氮工艺的典型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79.
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以1,2,4-三氮唑和2-氯-2′,4′-二氟苯乙酮为原料合成2′,4′-二氟-2-(1H-1,2,4-三唑-1-基)苯乙酮,分别讨论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缚酸剂、溶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产物收率可达82.6%。  相似文献   
80.
人工湿地不同的水流方式和基质对氮和磷的净化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在两种污水浓度下,人工湿地选用不同基质和水流方式时的处理效果,旨在通过试验,找到处理污水的最佳基质和水流方式.结果表明,对于高浓度污水,将陶粒和蛭石结合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对总氮和COD的处理效果较好;水流方式采用表面流和垂直流串联搭配时,污水处理负荷较大,出水水质高.对于低浓度污水,选用陶粒和腐殖质作为基质,出水水质较好.人工湿地基质是影响磷的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选用富含氧化铁的炉渣作为基质时处理效果最好,通过合理的操作方式可以最终从污水中除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