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用硝酸与对羟基苯甲酸(HOC6H4COO)和咪唑(C3H4N2,简称Im)在95%乙醇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其组成为Nd(HOC6H4COO)4(C3H4N2)2·4H2O,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根据TG—DTG曲线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利用Satava—Sestak积分法和Achar—Brindley—Wendworth微分法对脱水阶段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推断出脱水阶段动力学方程为dα/dt=A/β·e^-E/RT{(1-α)[-In(1-α)^-2]/3}.研究了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试验发现标题配合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2.
黔中白云岩风化剖面的钕、锶同位素组成及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季宏兵  王世杰 《自然科学进展》2008,18(10):1128-1135
为了限定云贵高原岩溶台地白云岩上覆的平坝红色风化壳剖面的物质来源,探讨可溶性岩化学风化过程中同位素的地球化学演化特征,对该剖面进行了Nd-Sr同位素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剖面全岩样品的^87Sr/^86Sr比率从0.708到0.747涵盖了非常大的范围.“。Nd/“。Nd比率在残积物中较为均一,为0.512-0.5124(∈Nd为-9.6--11.5),而^147Sm/^144。Nd比率变化较大,为0.08400.2257.在风化前缘中,发现随着风化程度增强,Sm/Nd比率降低和Sr浓度增加的特征.这种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主要是风化早期阶段水岩相互作用,伴随着差异性风化Rb/Sr和Sm/Nd比值的不同矿物造成.剖面下部样品中赋存含磷矿物的风化是剖面Nd—Sr同位素演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发现剖面由下至上,出现亏损地慢同位素模式年龄逐渐减小的趋势,可能是因为样品风化程度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3.
具有50~100nm平均直径和长约10μm的单晶氢氧化纳米线,已经在大量的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助下通过水热法控制纳米结构的演化成功地合成,在表面活化剂CTAB的辅助下,可控制纳米结构的演化.测量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借助这些手段,可表征产物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4.
黄智龙  王联魁 《自然科学进展》1999,9(A12):1291-1297
分析了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和固定铵的含量与原始地幔现代值相比,本区煌斑岩上具有相对高^87Sr/^86Sr比值(0.70644-0.70895)和低^143Nd/^144Nd比值(0.512436-0.512524);岩石固定铵(NH^+4)含量(74.34*10^-6-468.72*10^-6)明显高于其他幔源岩石(1*10^-6-27*10^-6),低于矿区炭质围岩(7  相似文献   
125.
以氢氧化钠代替氨水用直接萃取法制备异辛酸。本法与氨水法比较,有容易操作,无刺激气味等优点。该法制备的异辛酸对丁二烯聚合其催化活性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26.
引入稀土金属离子(Ⅲ),合成了褐藻酸(Ⅲ)配位聚合物,并用FT-IR,XPS、DTA-TG、电导率等分析手段对配位聚合物进行表征,证明了Nd^3 与褐藻酸的配位作用,并测得Nd^3 与褐藻酸单体单元的配位比为1:3.  相似文献   
127.
128.
烷氧基钕掺杂聚苯乙烯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适当的有机争化合物作为参杂剂制 得掺姨聚苯乙烯(Nd/PS),应用红外光光谱、1荧光光谱、X光电子能谱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热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掺争聚苯乙烯比对照的PS在热稳定性、抗冲强度、弯曲强度上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9.
本文合成了不同4-乙烯基吡啶含量和不同含量的聚(苯乙烯-4-乙烯基吡啶)配合物(NdCl_3·ps4Vpy)并对它们进行了表征。NdCl_3·ps4Vpy的红外光谱和电子能谱指出在这种配合物中存在着未配泣的4-乙烯基吡啶(4Vpy)单元。NdCl_3·ps4Vpy与烷基铝反应可生成一种新的丁二烯聚合二元催化体系,其催化活性要比相应小分子催化体系高得多。  相似文献   
130.
乙酸正丁酯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介绍了乙酸正丁酯的合成性质及其在工业医疗实验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