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常温精脱硫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γ—Al2O3为载体,用浸渍沉淀法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添加竞争吸附剂得到高分散、均匀型金属氧化物精脱硫剂。常温、缺氧条件下精脱H2S穿透硫容可达16.8%.采用EP、TEM技术分析了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的均匀分布及脱硫前后的脱硫剂微表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3.
金属间化合物Ni3Al中的硼晶界偏聚特性的AE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俄歇能谱仪研究了不同化学计量比NiAl金属间化合物硼在晶界偏聚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硼在Ni3Al的各个晶界偏聚存在着不均匀性,硼在晶界的偏聚范围只有几个原子层,晶界结构及晶界化学环境是影响在晶界偏聚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5.
本研究用三点弯曲实验测定了铝含量为43at·%~56at·%的Ti-Al二元合金的力学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成分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变形亚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成分合金的微观组织可将其分成三类,即:γ-TiAl单相组织(52at·%~56at·%Al);双态组织(46at·%~50at·%Al)和全片层结构晶粒组织(43at·%~46at·%Al),其中以具有细晶双态组织的合金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本文从微观组织结构和变形位错组态的变化,探讨了合金成分对TiAl基有序合金塑性变形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从纸浆浮油中提取β-谷甾醇的工艺路线,经正交试验对结晶和皂化条件进行了优选,并探索了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过渡族金属与铝之间的化学成键特性是化学与材料等领域的基础,对铝-4 d过渡族金属二聚体的物理性能进行研究。【方法】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计算铝-4 d过渡族金属二聚体的键长、振动频率、解离能、电离势、能隙和二极矩。【结果】对中性和荷电的二聚体,除AlMo、AlNb+和AlMo+外其键长从AlY到AlPd先减少后增加,解离能和振动频率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电离势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先增加,在AlRh处达到极大值后减少。除AlTc的振动频率外,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和其他的理论计算结果相符。计算结果还显示除AlCd外,前过渡族金属与铝的结合强度比后过渡族金属的结合要强。荷电二聚体的自旋多重度比相应的中性二聚体差±1。带正电的二聚体的键长比中性和带负电的二聚体的键长要长,荷电二聚体的解离能大于中性二聚体的解离能,解离方式为AlX+→X+Al+和AlX-→Al+X-。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剂热法将镍、铁和钴的硝酸盐溶液在180 ℃条件下反应24 h,经过后续磷化反应,在泡沫镍基底上生长镍铁钴磷化物纳米片阵列(NiFeCoP@NF).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镍铁钴磷化物纳米片阵列的析氧性能.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达到10 mA/cm2时,需要的过电势仅为160 mV,并且在恒定电流密度下,过电势可保持24 h.研究结果对于研究纳米结构的过渡金属磷化物电催化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能谱(EDX)对CSP工艺含钛耐候钢中的细小磷化物进行了研究.对成品钢板和经900℃压缩20%并等温30min的连铸坯分析结果表明:耐候钢中存在MxP型纳米级磷化物,x值为2~3,金属元素M为Fe、Ti及少量Cr或Ni,磷化物的结构为六方晶系,点阵常数a=0.609nm、c=0.351nm;成品钢板中磷化物尺寸多在20nm以下,而经过900℃压缩的连铸坯试样中磷化物的尺寸、形状不尽相同,较大的棒状磷化物长约300nm、宽约50nm,其他粒子在50nm以下,多呈方形.CSP工艺生产线中可能发生磷化物沉淀的阶段是热连轧的最后两个道次直至冷却到400~500℃的过程中;磷化物的析出可提高沉淀强化效果,但同时会使钢中的固溶磷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固相高温反应,合成出一系列过度金属三组元碲化物,用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这些化合物中,具有层状或准层状结构的有:CrNb2Te4;Cu0.74NbTe2;M'2M2Te4(M'=Co,Ni;M=Nb.Ta)等六个化合物,具有 Chevrel相结构的有M'0.24Mo6Te8(M'=Fe,Co)等两个,文章介绍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着重讨论了碲化物与硫、硒化物的差别以及用碲代替硫、硒原子后对第三组元金属原子插入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