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1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446篇
系统科学   200篇
丛书文集   343篇
教育与普及   40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7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570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over the last two millenni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paleoclimate data recovered from ice cores,tree rings and lake sediments indicate regional features of cfimatic change on the Tibeta n Plateau (TP) during the last 2000 years. The composite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in-dicate that several main climatic episodes, such as the “LittleIce Age“ between 1400 and 1900,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in 1150-1400, a less warm period in 800-1100, and an earlier cold period between the 3rd and 5th centuries,occurred in the TP. In addition, temperature varied from region to region. The period from AD 800 to 1100, which waswarm in northeastern TP, was contemporaneous with cool-ing in the western and southern TP. The southern TP ex-perienced warming between 1150 and 1400. For western TP,the δ^18O records of the Guliya ice core indicate that the pe-Hod 1250-1500 witnessed a clear warming. Large-scaletrends in the temperature history from northeastern TP aremore similar to those in eastern China than are the trendsfrom the Guliya ice cap far to the west and southern TP. The most prominent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f the TP and eastern China are such cold phases as 1100-1150, 1500-1550, 1650-1700 and 1800-1850, andthe latter three cold events match with three widespreadg lacial advances which occurred on the TP during the Little Ice A2e.  相似文献   
92.
提出一种使用三维离散余弦变换(3D-DCT)对运动图像进行压缩解压的新算法。在此算法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80位3D-DCT硬件核,通过并行连乘连加运算加快计算速度、三维转置存储体消除矩阵转置耗时、中间寄存器消除中间计算结果的存取时间等综合手段,达到高速处理目的。FPGA实现的时序模拟表明,采用这种算法可以对现有制式的电视图像进行实时压解处理。  相似文献   
93.
研究污染线性模型 :yi=(1 -ε)xTiβ zi,1≤i≤n .设误差序列 {zi}是平稳的α 混合序列 ,fε(x)为其公共的未知密度函数 ,在假定Ez2 i<∞的情况下 ,讨论了基于残差的 fε(x)核估计的相合性及其收敛速度 .并构造了污染系数ε及回归参数 β的非参数估计 ,建立了估计量的强相合性及强收敛速度 .  相似文献   
94.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核ridge回归的解耦方法。该方法具有传统径向基(RBF)神经网络解耦方法对被控对象数学模型依赖性小的特点,同时又能有效地克服RBF神经网络解耦方法对训练样本要求高、噪声敏感和解耦速度慢的缺点,经核ridge解耦器补偿后的控制系统具有被调节量和调节量之间耦合作用小、动态特性好、稳定性强的优点。补偿后的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校正能力,对外界各种干扰也有较强的解耦效果和控制质量。仿真试验表明,采用核ridge解耦器的多变量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解除系统各变量之间的耦合作用,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大大增强了解耦控制系统的实用性能。  相似文献   
95.
分析了复杂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中遇到的困难,介绍了基于核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模式识别理论,指出:将核方法应用到状态监测中有望解决其中的非线性、不精确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且可行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96.
分析了一般投影寻踪方法存在的局限和核方法在处理非线性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结合支持向量机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核的投影寻踪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滚动轴承的质量分类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带径向函数的粗糙核的Marcinkiewicz积分算子 μΩ ,b在乘积空间Rn×Rm(n ,m≥ 2 )中的有界性 .在Ω∈L(log+ L) 2 (Sn - 1×Sm - 1) ,b(|x|,|y|)∈l∞(Lq) (R+ ×R+ )条件下 ,证明了 μΩ ,b是Lp(Rn×Rm)有界的 ,这里当 12时 ,q′

相似文献   

98.
建立了满足一定尺寸条件的某些次线性算子在广义Morrey空间L^p,ψ(R^n)(n≥2)上的有界性,从而解决了某些带有Taylor级数余项型的多线性算子在L^p.ψ(R^n)上的连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99.
应用于微波电磁场FDTD数值模拟的吸收边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FDTD方法模拟复杂空间中微波电磁场分布时,不仅要考虑入射电磁波的贡献,还要考虑反射电磁波的影响。对于后者,一般常采用吸收边界条件的方法予以处理。针对TEM电磁波的传播特点,推导出了一种新的吸收边界条件的表达式,并利用其对微波法金刚石膜沉积系统沉积室中电磁场的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00.
给出了乘积域上一类粗糙核参数型Marcinkiewicz积分μρ,σΩ,h的L2有界性,其中核函数Ω∈B0,1q(Sn-1×Sm-1) (q>1),h(r1,r2)∈l∞(Ls)(R+×R+)(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