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5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山西戏曲艺术历史悠久 ,剧种繁多 ,它的形成、发展、传播与山西商人紧密相连。晋商出于自身的喜好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在经济上对戏曲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同时 ,戏曲的发展与繁荣开拓了商路 ,活跃了市场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
李晗  黄群 《科技咨询导报》2008,(15):159-159
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是音乐、舞蹈、戏剧三者结合的一种舞台艺术。歌剧起源于西方,它融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及美术于一身,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本文就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歌剧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揭示两者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43.
《当代地方科技》2005,(12):41-43
李金元 无论是通过百度还是通过GOOGLE搜索,网络中关于天狮集团董事长李金元在2005年的新闻就高达1300多条(截止11月10日),这一数字,令其位列2005年10大风云人物榜首可谓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44.
戏曲是一门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武术、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中小学生学习戏曲艺术有助于丰富历史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培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在义务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高校音乐院系如何培养既能胜任普通音乐教学又能从事戏曲教学的中小学合格教师,使高师音乐教学与中小学"戏曲教学"有效对接是当前高师音乐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5.
王丽萍 《创新科技》2014,(10):102-103
随着河南大平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在音乐、民俗、语言等方面的价值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但关于大平调的形成年代,学界观点并不统一。本文基于文献考证,经过比对梳理,认为河南大平调形成于嘉庆道光年间,繁荣于清末民初。  相似文献   
46.
以京剧服饰艺术性的文本语境为出发点,从美术学角度出发,运用符号学分析方法,探寻了其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在色彩、图案、款式上的艺术特点、美学特征及规律.指出京剧服装是京剧舞台人物塑造的重要艺术手段,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种存在原则,一种精神实在,一种艺术美学,从而使人们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京剧服饰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7.
在明代众多的戏曲论著中,徐渭《南词叙录》是唯一一部专门研究南戏的著作。《南词叙录》融资料性与概论性于一体,内容既丰富,创获亦甚多。分别从"勾勒南戏发展史"、"倡导南戏本色语"、"蒐集南戏之文献"三个方面,对其成就与特点进行梳理与论析。认为在戏曲史上"尊北鄙南"的有明一代,徐渭以一己之力而独推南戏的举措,对于南戏在当时的繁荣和发展显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48.
河南作为中国戏曲发祥地,留存有大量的戏曲遗迹和文物。河南博物院收藏的秦汉时期的歌舞俑、说唱俑、舞乐百戏画像,隋代乐伎俑,宋元时期散乐人物雕砖、伎乐童俑砖雕等戏曲文物证明了河南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更说明河南在宋元戏曲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胡瑜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4):116-120
在清代戏曲家中,汤贻汾的独特性首先表现在他的武臣身份,其次在于他所作杂剧《逍遥巾》以“自我登场”而秉承的“写心”传统,以及剧作中别树一帜的慷慨磊落之气格。正是他所继承的忠孝家风、博雅家学造就了他人格气质乃至文风的慷慨磊落.而他之所以倾心于戏曲创作与家乐欣赏则与曲家间的广泛交游密切相关。汤贻汾的戏曲观在于将戏曲活动视作抒写心性、陶冶性情的途径之一,是为“游戏能工便是仙”。  相似文献   
50.
姬常虹 《科技信息》2010,(31):I0408-I0409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经过了历代专业工作者的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长时间的艺术实践所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中国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舞蹈是戏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戏曲中保存了丰富的传统舞蹈艺术,文章从中国古典舞蹈与戏曲舞蹈之间的联系、差异着手,运用大量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史实资料,做了详尽的分析,在文章最后部分,作者分析了这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古典舞从戏曲舞蹈中吸取了不少元素,有身段、有技法、有剑、有水袖,而戏曲舞蹈从古典舞中也吸取了许多精华,使舞蹈在戏曲艺术中占有极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