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41篇
  免费   841篇
  国内免费   1689篇
系统科学   1886篇
丛书文集   2298篇
教育与普及   11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28篇
现状及发展   20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42718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432篇
  2019年   461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511篇
  2015年   983篇
  2014年   2166篇
  2013年   2191篇
  2012年   2560篇
  2011年   3217篇
  2010年   3144篇
  2009年   3468篇
  2008年   4650篇
  2007年   3817篇
  2006年   2246篇
  2005年   2348篇
  2004年   1939篇
  2003年   2362篇
  2002年   2324篇
  2001年   1742篇
  2000年   1226篇
  1999年   837篇
  1998年   690篇
  1997年   602篇
  1996年   494篇
  1995年   445篇
  1994年   385篇
  1993年   274篇
  1992年   267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234篇
  1988年   166篇
  1987年   104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9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81.
陈建娟 《科技信息》2007,(33):240-240
突破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瓶颈是重视——师生们的共同重视;了解学生错误形成的成因是突破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瓶颈的前提;科学方法的介入是突破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瓶颈的关键;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数是突破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瓶颈的完善工作。  相似文献   
182.
本文简单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一般评定程序,并列举了电话机产品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的实际应用案例,即电话机双音多频信号电平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83.
课堂引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一个好的引入应是新、旧知识的纽带,承上启下的桥梁.一个好的引入,更能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学到更多的知识.本文,就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对高中数学教学引入方法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4.
对青少年业余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作用、影响因素和训练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力量训练要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专项要求,长期坚持,重视质量,其效果取决于计划的系统性和训练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5.
肖燕 《科技信息》2008,(15):275-275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开始的导入艺术,要在上课伊始就能创设妙趣横生的境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学好新知识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6.
本文探讨了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指出了它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7.
本文介绍了异步电动机噪声的分类,分析了出现噪声问题的各种原因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诊断方法,提出了排除噪声问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8.
郑小军 《科技信息》2008,(1):173-173
本文主要从编程和调试两个方面介绍了一些在学生实训中减少数控车床事故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数控车床的利用率和实训效果。  相似文献   
189.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性的理解也从单纯的“传宗接代”向“满意而安全的性生活”、“获取生育调节方法”、“预防性传染病感染”的方向转变。正是人们对性观念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性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各色的性用品商店也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各类性保健品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0.
用波的反射原理求解有限区间上的波动方程是数学物理方程中的基本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传统教科书介绍该内容时,大多限制于某些特殊情形,没有讨论一般情形的求解方法.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求解方法,它能充分体现问题的本质,在教学中学生易于理解,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