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本文采用一步法乳液共聚合,对丙烯酸丁酯(BA)与醋酸乙烯酯(VA)乳液自由基共聚合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论证了BA—VA类竞聚率相差较大的单体用一步法进行乳液共聚合时,不能得到组成一致的共聚物,随着反应进行,共聚物组成变化很大。根据最终产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定结果,计算出早期形成的共聚物的组成,并指出水相聚合是VA在反应初期参与共聚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2.
以有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在分散剂的存在下,将丙烯酸丁酯(BA)与醋酸乙烯酯(VAc)共聚合,然后在有机溶剂中碱解,并将皂化物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热交联制得了高吸水性树脂。本文在限定配料组成的条件下,研究了该树脂的吸水性与引发剂用量、交联温度、水的pH值以及水中所含无机盐的关系。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可吸无离子水达1034g/g,吸合成尿73g/g,合成血60g/g,1.0%NaC187g/g。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明确了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73.
醋酸乙烯酯(VA)与丙烯酸丁酯(BA)批量法乳液共聚合中,由于两单体竞聚率相差较大,反应初期主要是竞聚率较大的BA单体发生聚合,同时仅有少量VA由于水相成核参加共聚,大部分VA单体是在BA完全聚合后才进行聚合的。共聚物组成因此随反应时间发生变化。通过测定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类聚合物具有两个完全分离的Tg,其中低温区Tg代表反应前期形成的富BA共聚物;而高温区Tg对应于反应后期由于VA大量聚合所形成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74.
以聚偏氟乙烯 (PVDF)和聚醋酸乙烯酯 (PVAc)共混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亲水性小截留分子量共混超滤膜 .对PVDF和PVAc共混前后超滤膜化学稳定性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共混超滤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在相同截留率的前提下 ,用弱溶剂后处理 ,共混超滤膜的水通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  相似文献   
75.
PU与PVAc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蓖麻油聚氨酯(PU)与聚醋酸乙烯酯(PVAc)在室温下生成的互穿网络聚合物(IPN)。通过FT-IR和凝胶含量的测定,说明此种IPN是接枝型IPN。考察了该IPN的各种组成对带锈铁板的附着力、柔韧性、冲击强度以及搭接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U/PVAc=50/50(w/w,质量比)时,IPN的剪切强度最大,在此条件下合成的IPN涂料是带锈铁板的良好涂料。  相似文献   
76.
叔碳酸乙烯酯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用叔碳酸乙烯酯(VeoVa 10)对醋酸乙烯酯(VAc)进行了共聚改性,使其改性乳液的耐水性、耐碱性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可以满足喷雾干燥法制备可再分散聚合物粉末的高固含量改性乳液.红外光谱证实VeoVa 10与 VAc发生了共聚,TEM表明粉末产品分散液的粒径较小,约为0.5~2.0 μm.并对影响聚合的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得出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改性单体用量为主单体量的5.0%~10.0%,引发剂为混合单体量的0.3%~0.5%,保护胶体为混合单体量的7.5%~15%,阴/非离子型乳化剂组成复合乳化剂(用量为混合单体量的2.0%~3.0%,配比为1∶2~1∶3),分散剂、消泡剂和酸碱缓冲剂均适量,加料时间3~4 h,反应温度70~75 ℃.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以水合肼为还原剂,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铜配位聚醋酸乙烯酯(Cu/PVAc)的过程.分析了温度、pH、助剂对铜配位聚醋酸乙烯酯的影响,并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在助剂的PVP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分散效果较好,平均粒度为25 nm的Cu/PVAc颗粒.  相似文献   
78.
二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油溶性引发剂,以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为主原料,通过系统实验,选择最佳配比,制得吸去离子水780(g/g) ,吸0 .9 % Na Cl 溶液75(g/g) 的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引发剂、皂化等条件与树脂吸水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对含蜡原油降凝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庆、青海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简称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利用DSC热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考察加剂前后含蜡原油的结晶特性和原油中的蜡晶形貌,并通过凝点和流变试验评价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大,EVA结晶性能稍有提高;随着极性基团含量的提高,EVA结晶性能显著恶化.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与原油组成和降凝剂结构有关:随着原油中蜡含量的增大或蜡平均碳数的提高,降凝剂的降凝效果变差;降凝剂的分子量通过影响其在原油中的溶解性来影响降凝效果;EVA极性基团含量过高(大于33 %)或过低(小于18 %)都不利于降凝,只有在中间范围内时(28 %左右),才能起到较好的降凝效果;随着EVA浓度的提高,改性效果先不断提高,然后在高浓度下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0.
通过乙烯基二茂铁与醋酸乙烯酯共聚反应得到不同组分的无规共聚高分子,并对其过渡金属离子配合物的介电性能做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结果显示二茂铁基和配位基团对其介电常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大约600 MHz以下较低的测试频段,随着共聚物中二茂铁含量的增加,其介电常数值较大,但在600~1000 MHz较高频段共聚物的组成对其介电常数影响不大;同时测试结果还显示二茂铁基和配位基团二者还可能对介电常数的影响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