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 series of 1,8,15,22-tetra(2,4-ditertbutylphen-oxy) phthalocyanines [α-(oAr)4PcM,M1=(H)2,M2=Pd,M3=Cu,M4=Zn,M5=Pb] were synthesized in this study.Each compound was bromized in two kinds of solvent.One is the solvent mixture of 1,1,2-trichloroethane and water,the other is 1,1,2-trichloroethane alone.The effects of solvent,bromine excess added and reaction duration on the bromization reaction were studied.The shift of maximum absorbance wave-length both is solution and in solid thin film was investigated comparatively,discovering that both were bathochromism but the former was more.TG data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decreased continu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numbers of bromine.Finally,the fragments produced during the bromization of (OAr)4PcPb in 1,1,2-trichloroethane were characterized by GC/MS.Based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decomposition of these compounds was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2.
石祖荣 《科学通报》1989,34(6):429-429
在诸多的酞菁铜(Pc Cu)晶型中,X-PcCu是光敏性较好的一种。我们在研究α-PcCu蒸发膜电导特性的基础上,用低真空快速升华法制备的X-Pc Cu制成Ag(—)/X-PcCu/SnO_2(+)夹心池,获得了较好的光暗比。在17.7 mW/cm~2的光强下(白炽W灯),2×10~5V/cm的场强时甚至可达3个量级(光电流达1.1×10~(-3)A/cm~2左右)。若把它分散在有机玻璃(PMMA)中成膜,在同样光强下,光暗比也可达2个数量级以上。此类分散在高分子溶液中的X-酞菁铜成膜方便,韧性好,便于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23.
目前,酞菁类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应用广泛,其本身具有优良的光电性,不同取代基的加入使得所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酞菁类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包括其作为给受体、阴阳极缓冲层材料及对器件光电转换效率和寿命的影响.为酞菁类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方面应用拓宽了思路,并对日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负载型酞菁对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催化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磺化酞菁铁、磺化酞菁锰为催化剂,H  相似文献   
25.
用RF-540荧光分光光度计确定了磺化酞菁铁等8种磺化酞菁金属在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分析中的检测波长.发现磺化酞菁铝、磺化酞菁镍、磺化酞菁锌和磺化酞菁铜在其激发波长下,由于荧光强度较弱,不适宜采用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分析;而磺化酞菁铁和磺化酞菁钴的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峰形不够理想,未能得到较好的分离结果.在c(Na2SO4)=0.04 rnol/L、ψ(CH3OH)=20%的甲醇溶液作流动相时,各种磺化酞菁钒晶体能得到较好的分离,峰形好.在c(CH3COONa)=0.05 mol/L、ψ(CH3OH)=20%的甲醇溶液作流动相时,各种磺化酞菁铬晶体也能得到较好的分离,峰形较好.  相似文献   
26.
用荧光黄作发光层,以酞菁铜作空穴传输层,构成了三种结构类型的电致发光器件:ITO(铟-锡氧化物)/荧光黄/铝,ITO/酞菁酮(蒸涂膜)/荧光黄/铝及ITO/酞菁酮(LB膜)荧光黄/铝。比较了酞菁铜蒸涂膜及其Langmuir-Blodgett(LB)膜的电传输特点,并对器件的电光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
阮理科 《科学通报》1990,35(21):1649-1649
具有电致变色特性的Pc_2Lu(lutetium dipbtha locyanine,双酞菁镥)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显示材料,同时Pc_2Lu又是一种分子型半导体,因此它的结构和性质受到广泛的研究和重视。为直接观察复杂有机物分子结构及其在基底上的吸附性质,我们用STM(scanning  相似文献   
28.
29.
探究可溶性酞菁光敏剂五聚赖氨酸-β-羰基酞菁锌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效果.在670 nm、 1.5 J·cm~(-2)的光照条件下,五聚赖氨酸-β-羰基酞菁锌对人宫颈癌细胞具有明显杀伤作用(半抑制浓度IC_(50)为(30.5±3.1)nmol·L~(-1)),且该光敏剂在肿瘤细胞中的摄取与其孵育时间呈正相关;建立Hela宫颈癌小鼠模型,在670 nm、 30 J·cm~(-2)的激光照射条件下,该光敏剂在低剂量(0.84μg/20 g体质量, 0.3μmol·L~(-1))即对荷瘤小鼠的瘤体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该光敏剂浓度为1.0μmol·L~(-1)时,荷瘤小鼠的瘤体几乎消失.研究为五聚赖氨酸-β-羰基酞菁锌进一步开发应用于临床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根据二聚体系表观浓度与吸光度的相关规律,对二聚常数的方程组求解法进行了改进,并应用改进后的方法计算了三磺化酞菁、四磺化酞菁钴的二聚常数,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