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4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71.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产业布局的调整,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或关停产生的污染场地数量与日俱增,急需进行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工作,以保障城市人居健康、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首先介绍了污染场地的定义和分类,然后阐述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最后指出目前污染场地管理和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污染场地治理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2.
采用超声波法从生姜中提取多酚类物质,利用酒石酸亚铁分光光度法表征提取物中多酚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生姜中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为1︰15(g/mL),乙醇体积分数为70%,提取时间为20 min,生姜中多酚的提取率为18.50 mg/g.抑菌实验表明,生姜多酚对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3.
以L-酒石酸为模板,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分别为交联剂和引发剂,Span80和SDBS为乳化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L-酒石酸印迹聚合物微球。红外光谱对聚合物微球进行表征,同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5-硝基水杨酸铁分光光度法测定酒石酸浓度,平衡吸附法测定印迹聚合物微球对L-酒石酸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74.
针对钛白粉生产沸腾氯化尾气的综合利用和环保达标排放要求,开发了"三塔"淋洗处理工艺。沸腾氯化尾气经Ti OCl2淋洗塔回收了尾气中的钛,再进入酸洗塔回收副产品盐酸,之后经碱洗塔处理后去除Cl2从而实现达标排放。该处理工艺实现了钛白粉生产氯化尾气的综合利用和环保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75.
采用静态实验方法, 考虑研究成本及环保要求, 选用价格低廉且生物可降解的柠檬酸、 酒石酸、 水、 鼠李糖脂、 草酸及富里酸6种淋洗剂, 对高质量比Cr污染土壤进行淋洗修复. 首先考察土壤中不同陈化时间Cr对淋洗效果的影响; 其次筛选淋洗剂并优化淋洗条件; 最后考察多种复配淋洗组合, 确定最佳复配淋洗剂. 结果表明: Cr陈化时间对总Cr去除率的影响较小, 而对Cr(Ⅵ)去除率影响明显; 不同淋洗剂对总Cr和Cr(Ⅵ)淋洗效果不同, 草酸和柠檬酸均可有效去除总Cr和Cr(Ⅵ); 对总Cr和Cr(Ⅵ)去除最优的淋洗条件是0.5 mol/L草酸或柠檬酸、m(固)∶V(液)=1∶10, 淋洗1次; 在最优淋洗条件下, 对土壤重金属Cr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6.
采用野外大田试验,选择稻草秸秆厌氧发酵、稻草秸秆好氧发酵、氯化钾(KCl)和醋酸(HAc)对某地重金属污染农田进行化学淋洗,经过120 d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较原始土壤pH(4.78),4种淋洗剂对农田土壤pH影响均较小,KCl降低土壤pH的幅度最大(4.65),其次HAc(4.72),好氧发酵、厌氧发酵和空白pH值相近。比较4种淋洗剂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Cu和Zn)去除效果,KCl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Cu和Zn)去除效果最好其中,KCl对Cd的去除率是19.20%,对Pb的去除率是6.84%,对Cu的去除率是7.56%,对Zn的去除率是15.94%。HAc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Cu和Zn)去除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7.
78.
79.
在这一工作中,我们利用三种不同光学测量,根据连续变化法,验明了三种不同络合物的存在,得到互相符合的结果.三种络合物中,铜和酸的此为(a)2:1,(b)1:1,(c)1:2.如果用硫酸铜、酒石酸、氢氧化纳三项成分表示三种络合物的生成,我们可以看出.在咸性溶液中左旋的络合物(a)最为稳定,在中性或弱咸性溶液中,第二种络合物(b)为稳定,而在酸性溶液中,则只有第三种右旋络合物(c)存在.  相似文献   
80.
吕孟凯  孟凡青  曾红  于文涛 《科学通报》1996,41(17):1622-1624
研究具有给电子基团和接受电子基团的含共轭大丌键的有机化合物,例如MNA(间甲基对硝基苯胺)、NPP(对硝基苯脯胺醇)、MAP(甲基-2,4二硝基苯—氨基丙酸酯)等,是材料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为了探索新型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必须避开含有苯环的有机化合物,而选择较小的有机分子合成新材料,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过一些工作。最近,我们从材料设计的角度对现有小分子有机材料进行分类,以脲和d(+)酒石酸为原料合成出了一类迄今未见报道的新型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d(+)酒石酸脲(简称UT)是这些新发现材料中的一种,其他材料将另行报道。脲单晶本身是一种优良的紫外倍频材料,其紫外透过截止波段为0.2μm,d(+)酒石酸是一种具有对映异构体的分子,二者组合产生出没有对称心的UT单晶。经测定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_12_1;晶胞参数为a=1.72290(2)nm,b=0.98240(3)nm,c=0.50560(6)nm,Z=4,D_m=1.63g/cm~3。UT单晶的透光范围为0.255~1.37μm,其激光粉末倍频效率约为KDP的3倍。因此,UT晶体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紫外倍频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