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4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淋洗对稻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育红  吕军 《青海大学学报》2005,23(6):32-34,38
采用淹水培养间歇淋洗法、淹水密闭连续培养法和淹水培养间歇多次淋洗法对四种稻田土壤进行土壤氮素矿化的淋洗试验。结果表明:淋洗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矿化过程,但淋洗频率过快并没有造成土壤氮素矿化量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某地浸矿山吸附淋洗装置在使用中的运行情况及使用效果分析,通过运行观察与测试,证明该装置设计合理,运行正常,达到了设计所要求的功能参数.并说明了该装置适合中小型地浸矿山或堆浸矿山铀溶液的吸附淋洗.  相似文献   
43.
酒石酸溶液动态交换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静态学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D315,D301,335,D345 4种树脂对酒石酸,氯离子的动态交换吸附性能及其选择性能;选择D315树脂作为分离介质,探讨了pH值,初始Cl^-和SO4^2-浓度,流速等因素对交换吸附容量的影响,确定了离子交换法分离酒石酸的工艺路线及条件。  相似文献   
44.
基于铁氰化钾与碱性鲁米诺溶液混合产生化学发光,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存在可以大大增强其化学发光强度,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法测定人体血清中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方法.在 C18反向柱上,室温,流速为 1.0 mL/min,流动相为邻苯二甲酸氢钾0.01 mol/L、甲醇(V流动相:V甲醇=92:8,pH 4.5).鲁米诺溶解于NaHCO3-NaOH缓冲液中,且pH值等于9.8.实现了对人体血清中重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分离与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108g/mL (r≥0.999 1),检出限为1.13×10-9g/mL.对5×10-8g/mL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连续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样品在-20℃下保存,稳定性较好.该法准确、快速、灵敏、简单.可用于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体液分析和临床药学研究.  相似文献   
45.
46.
详细介绍了研究植物细胞不同部位离子含量测定的两种方法 :淋洗法和电镜—能谱分析法。包括提取溶质 (或制样 )方法 ,测试要求条件 ,数据分析 ,并论述了两种方法在应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以二苯甲酰-L-酒石酸(L-DBTA)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GDMA)为交联剂,采用热聚合方法合成了L-DBTA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L-DBTA),讨论了不同功能单体、功能单体的用量、交联剂的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溶剂等对ML-DBTA合成的影响.通过ML-DBTA对底物的结合实验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合成的ML-DBTA对模板分子L-DBTA具有很好的识别性,对L-DBTA的选择性比二苯甲酰-D-酒石酸(D-DBTA)高,其分离因子(α)可达2.79.优化的热聚合条件为n(L-DBTA)n(MMA)n(GDMA)=1420,聚合温度60℃,聚合时间48 h,溶剂为乙腈.  相似文献   
48.
以二苯甲酰-L-酒石酸(L-DBTA)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GDMA)为交联剂,采用热聚合方法合成了L-DBTA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根据Scatchard分析表明L-DBTA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只存在一类影响聚合物识别能力的结合位点;293.15 K时结合位点的平衡离解常数为0.11 mmol/L,最大表现结合容量为6.83 mg/g.L-DBTA的MIPs结合热力学研究表明印迹分子L-DBTA与分子印迹聚合物手性识别基团之间的识别机理可以用Langmuir等温吸附描述,L-DBTA的MIPs结合热力学参数如下△H=8.05 kJ/mol,△S=45.85 J/(mol·K),△G298.15=-5.62 kJ/mol,△△H=-1.49 kJ/mol,△△S=3.55J/(mol·K),△△G298.15=-2.55 kJ/mol;L-DBTA与MIPs相互作用速率快,表现活化能为8.05kJ/mol.  相似文献   
49.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Se(Ⅳ)对酒石酸长春质碱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e(Ⅳ)的加入使酒石酸长春质碱与DNA的主要作用力由氢键或范德华力转变为静电作用力,作用模式由沟槽结合转变为静电结合.由结合常数的改变及紫外光谱实验结果判断Se(Ⅳ)对酒石酸长春质碱与DNA的结合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了酒石酸对Cd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Cd胁迫下,随着Cd浓度的增大(0-50 mg·L-1),油菜种子根长和根鲜重逐渐降低(P<0.05),芽长和芽鲜重在Cd浓度较高(1-50 mg·L-1)时才逐渐降低(P<0.05);而仅高Cd浓度(50 mg·L-1)胁迫才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显著降低(P<0.05).单独酒石酸胁迫时,随着酒石酸浓度的增大(0-10 mmol·L-1),油菜种子生长指标(根长、芽长和根鲜重等)均逐渐降低(P<0.05);而仅高浓度酒石酸(5-10 mmol·L-1)胁迫才使种子萌发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等)显著降低(P<0.05).当酒石酸和Cd共同作用时,低浓度酒石酸(1-2.5 mmol·L-1)对各浓度Cd胁迫下的油菜种子萌发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鲜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高浓度酒石酸(5-10 mmol·L-1)对各Cd胁迫下的各指标呈抑制作用(P<0.05),即高浓度酒石酸加重了Cd对种子萌发的毒害.同时表明酒石酸和Cd的胁迫对油菜种子生长的影响大于种子萌发,且对油菜种子幼根的抑制效应大于幼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