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乙醚麻醉大鼠,于右后足跖皮下注射福氏完全佐剂致炎.次日灌胃祛风散6.0 g/kg体重,每天1次,灌胃容量5 ml/只,连续7 d.小鼠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2 ml/20 g体重,腹腔注射0.6%HAc生理盐水0.2 ml/20 g体重,20 min后处死动物,吸取腹腔液测毛细血管通透性.结果为,给药后测定,祛风散组大鼠的出血时间比风湿痹康组的延长了20.8%,凝血时间缩短了19.8%,血沉加快了24.2%.祛风散对HAc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8.5%.  相似文献   
42.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可溶和纤维化的Aβ1~40对神经细胞膜通透性及胞内游离Ca2+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可溶和纤维化的Aβ1~40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均是浓度依赖的. 可溶的Aβ1~40只有当其浓度达到3 μmol/L时才能使膜的通透性增加, 而纤维化的Aβ1~40的毒性作用远远强于可溶性的Aβ1~40, 当浓度为1μmol/L时, 即有明显作用. 当其浓度达到3μmol/L时, 不但细胞膜的通透性大大增加, 而且核膜也有严重破损. ②高浓度可溶的和纤维化的Aβ1~40均能使胞内Ca2+升高, 升高的幅度呈浓度依赖的. 纤维化的Aβ1~40诱导的胞内Ca2+的上升比较同步, 且反应很快. 这提示高浓度可溶的和纤维化的Aβ1~40神经毒性与细胞膜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及胞内Ca2+平衡失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从热力学有度研究了质膜的张力特性,利用建立的刚膜模型,探讨了在质膜张力的作用下,水的渗透透平衡,渗透速率与质膜内外渗透压、压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要获得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必须有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即具备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和根系活动所需的营养和环境因素,一般指水、肥、气、热等,但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的各个生育期所需的生长条件有所不同。 “水稻,水稻,有水才有稻”,这种说法虽然未必确切,但概括说明了水稻与土壤水分的供求关系。水稻对土壤环境条件的要求与旱作物不同,因水稻属于两栖性植物,防御机构不发达,其生长发育需要近饱和的土壤水分。水稻体内的通气组织,贯穿整个植株,能将叶片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输  相似文献   
45.
46.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表面电位对利多卡因的体外小鼠皮肤通透性的促进作用.热融法制得的多孔PTFE/PE/PP驻极体膜结果表明带正、负极性的多孔PTFE/PE/PP驻极体对利多卡因均有明显的透皮促进作用;正极性多孔PTFE/PE/PP驻极体较负极性多孔PTFE/PE/PP驻极体对利多卡因有更强的皮肤促渗作用;正极性多孔PTFE/PE/PP驻极体对利多卡因的皮肤通透性随表面电位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7.
徐秀知  展永  赵同军 《科学通报》2004,49(11):1040-1045
根据源自链霉菌的钾离子通道(KcsA)的实验结构, 建立了一个三态跳跃模型研究它在打开状态下的通透性, 并且用主方程描述它的动力学特征. 在这一模型中, 离子通道的选择性过滤器在转导过程中主要处于三个态: 一个三离子态和两个两离子态. 由此, 在平衡状态下推出了众所周知的Nernst方 程; 进一步在稳态条件下, 得出了转导电流满足米氏动力学关系(Michaelis-Menten kinetics). 用Nelson提供的参数, 证明了电流-电压关系满足Ohm定律, 并且合理地得出了电流-浓度的关系. 另外, 讨论了钾离子通道达到稳态的特征时间, 说明这一模型的建立对特征时间的研究也是有效的. 为离子通道通透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能合理的物理机制, 为进一步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48.
电磁波对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电磁波对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影响,说明电磁波对人体的非热效应作用,并据此说明美国以10mW/cm2作为微波的防护卫生标准的合理程度。  相似文献   
49.
铵盐通透细胞膜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的红细胞为材料,研究了几种不同的等渗铵盐溶液通透细胞膜的速度,结果表明弱酸铵盐透过细胞膜的速度较强酸铵盐快,笔者从电解质水解平衡的角度解释了不同铵盐透膜速度的差异,并对它们通透细胞膜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
磁性药物微球的组成直接影响其药物释放速度。当微球中固化白蛋白含量近接时,药物含量越高,微球的能性越好;药物含量相同时,固化白蛋白含量越高,药物的通透性越差。磁性药物微球的水悬浮液通过外磁场时的定位量随着介质流速的减小,外磁场的增强和微球中Fe3O4含量的产加而增加。增加分散质度时,球的定位量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