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4篇
系统科学   119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为刻画居住地、出行方式与出发时间的联合选择行为,选取房价、出行耗时、出行费用及个人属性等作为效用变量,以居住地选择子集合、出行方式选择子集合和出发时间选择子集合的组合作为模型的选择项,构建基于广义极值(GEV)理论的交叉巢式Logit模型,为方便对比,同时构建3种结构的传统巢式模型.利用2005年北京市第3次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并进行弹性分析,分析效用变量的改变引起的备选方案选择概率的改变.参数估计结果表明,交叉巢式Logit模型具有比NL(Nested logit)模型更优的统计学特征,当效用变量改变时,选择者最先变更其出发时间,然后是出行方式,最后才考虑改变其居住地.直接和交叉弹性分析表明,对于小汽车方式的远距离通勤者,即使额外收取费用亦难以降低其出行比例;当通勤距离小于5km时,一种方式出行时间的变化对另一种方式选择概率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当通勤距离在10~20km时,这种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82.
经典蚁群算法不能直接用于求解多配送中心选址问题(MDLP),据此,将MDLP映射为扩展K-TSP过程并设计了改进的蚁群算法.改变了经典蚁群算法禁忌表的设置方式,算法运行时,给蚁群建立一个共享禁忌表,里面存放所有蚂蚁访问过的客户点,任何蚂蚁只能选择共享禁忌表未曾记录的客户点,从而增强蚂蚁间的信息交流,促进它们的分工与协作,使蚂蚁无遗漏无重复地遍历各配送点并找出问题的最优解.为提高算法的求解性能,在蚂蚁的选择规则里加入了代价引导函数,使用2-opt策略优化可行解并优化了信息素的更新方式.仿真算例及算法对比表明,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地表达和求解MDLP.  相似文献   
83.
结合农资供应链的特点确定农资供应链工厂的数量、位置、规模和分配,构建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以顾客覆盖最大化为基础、选址总利润最大为目标,引入时间和距离的敏感度变量以反映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对运输距离和产品价格的敏感程度,优化农资供应链工厂对分销商的覆盖率问题.上层从决策者出发,以工厂利润最大为目标;下层从顾客角度出发,考虑市场竞争,以对分销商的最大覆盖率为目标.将模型应用于具体农资企业,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村庄选址区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居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通过不同时期人类定居区位的分析,村庄所处自然环境(土地、地形、水源等)和经济社会发展(工农业生产条件、交通可达性等)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且不同历史时期所起作用有着显著差异;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总体呈下降态势,近邻(较)发达区(沿海区、城镇)、交通便利区、环境优美域将是村庄选址的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85.
为提高城市垃圾管理系统运转效率,针对垃圾转运系统中中转站选址问题,采用层次 分析法(AHP)构建福州市城区垃圾中转站空间布局现状评价体系,利用欧氏距离分析、缓冲区分 析和叠置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适宜性评价并提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现有站点 处于适宜性等级较低的区域内,研究有效解决了垃圾中转站选址不合理问题,为政府决策部门合 理规划垃圾中转站选址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6.
重心法是选址问题中常见的一种解析方法,可解决连续区域直线距离的单点选址问题,如何确定运输费用和目标函数是决定选址方案合理性的关键。以疆煤外运为背景,分析西北河西走廊区域煤炭物流中心选址问题,介绍如何将重心法较好地运用到实际选址问题中,以期为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及江西省机场选址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发展,阐述了对机场选址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必要性及相关法律依据。以江西省瑞金某机场选址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为例,探讨了该项工作中的气象要素的识别与分析重点,围绕机场项目的实际需求从气象防灾减灾方面为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综合不利气象条件和有利气象条件的精细化论证分析结果可为今后江西省开展机场工程选址精细化气候论证服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8.
犹豫模糊语言偏好关系(HFLPRs)适用于信息不完全导致专家做决策时犹豫不决的情况,是帮助专家评价方案的有效工具。在应用HFLPRs进行决策时,其一致性改进过程对于得到准确有效的结果至关重要。因此,设计了HFLPRs乘性一致性改进算法,并构建了新的犹豫模糊语言决策模型。首先,引入了HFLPRs的有关概念以及HFLPRs的规范化方法;其次,为改进HFLPRs的乘性一致性,设计了新的乘性一致HFLPRs构造模型,并建立了乘性一致性改进算法;在该算法基础上,进一步利用HFLA算子构造犹豫模糊语言决策模型;最后,运用决策模型来处理实践中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通过与现有方法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
基于有向图针对物流网络三层级设施选址——路径规划问题(3E-LRP),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提出了量子进化算法(QEA)与遗传算法(GA)协同的双智能算法集成求解方案.QEA算法负责设施选址(FLP)和设施分配(FAP)优化问题,将得到的FLP和FAP方案传递给GA进行路径规划(VRP)优化,GA将优化后的路径规划方案反馈给QEA,双智能算法协同完成3E-LRP系统优化.本文提出了基于可达配送区域的搜索策略和基于路径长度为权重的设施分配优化策略以提高算法效率.实例计算表明,提出的数学模型和组合智能算法可有效解决3E-LRP,为ME-LRP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0.
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是将核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临床核医学是直接利用核素和核射线来诊断和治疗人体疾病的一门学科。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核医学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医学工作场所也在不断增加。核医学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方便患者的治疗,提高医疗水平和效率;另一方面,放射诊断的应用不可避免导致电离辐射的产生,使得公众、患者和医务人员受到的电离辐射越来越多。因此,工作场所的布局及选址是否合理十分关键。该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分析案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平面布局的优化措施。该文不仅可为建设单位针对已建项目进行自我整改提供参考,同时可为建设单位针对拟建项目通过规划设计降低核医学产生的电离辐射对公众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最终为审管部门提供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