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河道汇流口水力特性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河道水流增量法(IFIM)研究了交汇河口汇流比、汇流口下游弗劳德数及汇流口下游宽深比这3个主要水力控制因素对鲤科鱼类及平鳍鳅科鱼类栖息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汇河口,水力条件的变化对鲤科鱼类及平鳍鳅科鱼类适宜栖息地分布影响不大;随着汇流比增大,加权可用面积(WUA)逐渐减小;随着汇流口下游弗劳德数增大,WUA迅速减小;随着汇流口下游宽深比增大,WUA逐渐增大,且增幅很小、WIM可以给出鱼类适宜栖息地面积与各水力控制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为河流管理与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42.
采用0/0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b-聚己酸内酯(PCL)微球.观察 了共聚物微球的整个形成过程,考察了温度、乳化剂浓度、共聚物浓度和组成、分散相组成以及分散 相/连续相比例等因素对成球的影响,得到制备mPEG-PCL 嵌段共聚物微球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443.
Great Bustards (Otis tarda dybowskii) are one of the world's heaviest flying birds, occupying grassland hab- itats in Eastern Asia. Our study is located at the most eastern Chinese wintering site in Cangzhou, Hebei Province, where approximately 100 individuals are concentrated in a small area (17.53 km2). Solid information is still lacking about the wintering areas for this subspecies in its eastern range and specifically for China. The study area consists of intensely used farmland in proximity to humans and is lacking con- servation areas and wild, open fields. Here, we present our results from two years of field data collection on habitat selection. We choose a machine learning model approach based on a rapid assessment methodology for the winter habitat of the Great Bustard. It is based on a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best available environmental data, which were col- lected relatively quickly. These relatively new methods in ecology are based on an ensemble of decision trees and include algorithms such as TreeNet, Random Forest and CART used in parallel.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bustard droppings (presence only) from 48 locations between December 2011 and January 2012 and used the sites as training data. Droppings from 23 locations were collected in November 2012, and those sites were used as test data. We used eight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s predictor layers for the response variable of bustard presence/availability. We employed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rcGIS 10.1and Geospatial Modelling Environment) and Google Earth.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hree models, we found that pre- dictions from Random Forest obtained a significant differ- ence between presence and absence.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wintering Great Bustards are distance to residential area, distance to water pools, and farmland area. Our model shows that wintering Great Bustards prefer locations that are over 400 m away from residential areas, within 900 m of water pools and on areas o  相似文献   
444.
本研究使用GPS卫星跟踪技术,以本地区最常见的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5只)和绿头鸭(A.plat yrh ynchos)(4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冬季斑嘴鸭和绿头鸭在浦东的栖息地空间利用特征.利用固定核空间法(FKE)测得越冬季个体的平均活动范围为(15.073±25.390)km~2,没有明显的种间差异.两种鸭属鸟类的主要栖息地类型为滩涂、沟渠、农田和内陆水体,观测到的利用率分别为38.45%、32.46%、19.88%和8.85%,滩涂和沟渠是最主要的栖息地类型且昼、夜均利用.农田是研究区域主要的栖息地类型,是鸭属鸟类冬季重要的取食地,但只有部分个体使用,且多在夜间.所有监测个体均在夜间保持较高的活动强度,且活动高峰出现在清晨与黄昏.本研究比较系统地揭示了上海地区冬季斑嘴鸭和绿头鸭的栖息地利用和活动节律、活动范围等时空特征,为高度城市化地区的鸟类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45.
两江机场冬季鸟类群落生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两江机场及其附近的冬季鸟类群落由64种组成,分别隶属于10目24科,其中优势种12种,占总种类数的18.75%,重要性值分析显示,最重要的种类有3种,即白JiLing、田鹨和白头鹎。按乌类的生境分布系数划分,广性分布型有24种,占总种类数的37.5%,构成了该地各生境乌类群落组成的主体,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存在一些差异。结构复杂的生境,鸟类群落由3个乌类分布群组成,结构简单的生境,鸟类群落由2个鸟类分布群组成,各鸟类分布群在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中的比例随栖息地结构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446.
以图论和威尔逊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区域中心城市适宜区位的模型,试图定量确定开放条件下区域中心城市的适宜区位.通过嘉兴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开放条件下区域中心城市的适宜区位常常偏离所在区域的几何中心,而趋于主导联系方向.  相似文献   
447.
鲈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脂肪的适宜含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在鲈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在43.62%的最适量下,不同脂肪含量对鱼体的生长,饲料系数,鱼体成活率的饵料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脂肪含量在9.79%以下时,鱼体的相对增重率和体长相对增长率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脂肪含量为7.53%和9.79%的试验组饵料系数最低,为1.73%;  相似文献   
448.
<正>1 档案库房温湿度的标准 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依据档案库房温湿度要 求有利于档案制成材料耐久性和不利于对档案有害 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还要考虑到目前我国档案库 房温湿度的参考标准:温度在14℃-20℃,湿度在 50%-65%时,这个参考标准对我国档案保护工作 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9.
讨论了一类捕食者具似Allee效应的捕食食饵集合种群系统的动力学行为.首先分析了边界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局部稳定性,并证明了当系统存在一个正平衡点时极限环的存在性;然后用数值模拟分析了栖息地破坏和似Allee效应分别对捕食者和食饵的影响;最后从生态学的角度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450.
为分析三峡水库消落期不同出库流量与洞庭湖定居性鱼类产卵生境加权可利用面积之间的关系,选取水深和流速作为定居性鱼类产卵生境的关键影响因子,建立生境适宜性曲线,基于物理栖息地模型定量评估鱼类产卵生境适宜性的空间变化特征,并量化鱼类产卵所需的适宜生态流量。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消落期增加出库流量对洞庭湖的水位及流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对东洞庭湖的影响明显,对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的影响较小;随着三峡水库出库流量的增加,湖区定居性鱼类产卵生境的加权可利用面积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不同湖区的加权可利用面积变化趋势及对三峡水库出库流量的响应情况具有显著差异,东洞庭湖定居性鱼类产卵生境的加权可利用面积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南洞庭湖加权可利用面积总体增长幅度不大,呈现双峰曲线,西洞庭湖加权可利用面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定居性鱼类产卵生境的适宜生态流量范围为18 500~24 500 m3/s,最适宜生态流量为22 500 m3/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