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湖北省潜江市农用地、林地、建设用地为研究范围,以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为指导,系统分析了评价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联系,阐述了如何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为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配置的安排和布局提供依据.图4,表2,参5.  相似文献   
72.
马晓理 《甘肃科技》2022,(18):80-84+88
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重要抓手。基于新时代空间管制模式的转变,本研究以兰州市南北两山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自然地理格局,基于全要素进行空间适宜性评价,统筹划定生态保育区、农业农村区、改造提升区、综合整治区和生态修复区等五大治理分区,构建“分区准入+约束指标+清单管控”的空间管控体系,为防止水土流失、提升生态价值、促进兰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不断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73.
丁正勇 《甘肃科技》2007,23(6):179-180,178
通过对农村聚落的调查,总结出农村聚落的形态和演化规律,对住区建设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对策和适宜性发展对策,探索中原地区农村聚落的建设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74.
以吉首市老城区为研究对象,在资料查阅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选线研究,从生态景观与交通条件2个角度对城市道路进行了分析,选取道路绿化率、周边环境美观度、连接土地类型、道路等级、临街区域宽度、车流量、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设置7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测评,利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指标权重,并对各等级城市道路进行打分,计算每条道路的适宜性分值,从而划分城市绿道适宜性等级,确定了“两横”“两纵”游憩型绿道网络规划方案,为吉首市老城区绿道选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现阶段对空间适宜性评价普遍采用单目标多准则决策的方法,但该方法不能对不同决策目标进行比较,在目标的选取上具有过强的主观性.为此文章在详细梳理多准则决策与GIS结合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可有效与A rcGIS软件相结合的双目标多准则决策方法.文中方法在单目标多准则决策的基础上增加了目标层次的决策机制,使得空间适宜性评价能够适应2种相互冲突的决策目标.构建了一套针对双目标多准则决策的核心——双目标决策平面法的体系化的操作流程,并对决策平面冲突区的划分提出全新方法——保证2个目标的权重比与冲突区分得的面积比相等的情况下完成冲突区的目标分配.最后,以北京市百善镇为例对该决策技术方法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76.
77.
马尾松种源试验试点效应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选自全国的23个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种源,在七个测试点进行了生长性状的稳定性评定和试点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测试点间和种源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在结合种源稳定性分析中,参试的23个种源,可划分成四个类型:高产稳定型,只有P_6一个种源;高产非稳定型,包括八个种源;低产稳定型,包括十二个种源;低产不稳定型,包括P_1和P_22两个种源。又由于种源与地点交互作用达到极显著,所以同一种源在不同试验点表现也有明显差异,通过适宜性分析确定了各种源最适宜种植的场点。七个试点对种源判别能力分析表明,以L_5、L_6具有较强的判别优良基因型的能力。  相似文献   
78.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及具体建设内容研究,对提高其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曲周县为例,基于生态位理论,从村域层面多个维度构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判体系;采用Simpson与Pianka模型等测度了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势,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适宜性区域及建设限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生态位宽度值域为[6.87,16.67],范围较大,表明影响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2)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Ⅰ级适宜区涉及135个村,总面积25 240.84hm~2,涉及耕地地块面积18 827.79hm~2,无论地力水平还是田间基础设施水平均相对较高,应为曲周县近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3)曲周县耕地的本底质量相对较高,而田间设施水平相对较低.其中,灌溉条件、田间道路条件较差是共性,其改善与提高应为今后曲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79.
80.
王东瑞 《科技资讯》2012,(24):206-207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是海南洋浦成品油保税库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关键。作者在进行岩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固结试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水质分析、物探测试的基础上,对各层岩土进行了工程性质分析与评价,得出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本工程的建设。建议拟建建(构)筑物可采用天然地基,以③2凝灰岩为基础持力层。对位于填方、挖方过渡段时,应采取适当的结构措施和基础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