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2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2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71.
淀粉、维生素B12混合废水的COD和氨氮的浓度均较高,并含有大量的难生物降解物质,需采用稳定、高效的废水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采用UASB—A/O工艺处理淀粉、维生素B12混合废水,处理规模为5 000 m3/d。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为8 544~9 720mg/L、总氮质量浓度为240~250mg/L时,处理系统出水COD质量浓度为78.4mg/L、氨氮质量浓度为18.7mg/L、总氮质量浓度为41.1mg/L,去除率分别可达99%以上、92.1%和82.7%。结果表明,采用UASB—A/O组合工艺对淀粉、维生素B12混合废水进行处理是可行的,各处理工艺单元的构成及设计参数选择合理且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2.
以玉米淀粉作为改性剂、二苯甲酮(BP)做光引发剂对聚合物材料表面进行紫外光偶合反应,用X-射线电子能谱(XPS)、水接触角(C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改性后的聚合物表面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玉米淀粉被固定到CPP膜表面的最佳条件为0.03g/L玉米淀粉、1.0g/L BP、12.0mW/cm2光强和8min光照时间。玉米淀粉改性后的CPP膜的接触角可由105.0°变为66.3°。随着玉米淀粉的初始浓度的增加,改性CPP膜的表面水接触角先随之下降然后略有上升;延长光照时间和增加光强均会使玉米淀粉改性的CPP膜的表面水接触角随之下降。玉米淀粉改性后的CPP膜的表面形成了一定规则形状的颗粒结构。  相似文献   
73.
采用IC(厌氧内循环)法,通过自行研制的IC反应器,研究了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初次启动历时25 d,二次启动仅仅历时6d,COD去除率均可保持在80%以上;反应器所能耐受的最大有积负荷为40.57 kg COD/(m3·d);最经济有效的停留时间为5h,最佳负荷为28.75 kg COD/(m3·d).  相似文献   
74.
马铃薯交联-羧甲基淀粉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交联-羧甲基淀粉(CCMS).对比了CCMS与马铃薯原淀粉、交联淀粉(CS)、羧甲基淀粉(CMS)和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性质,结果表明CCMS糊液具有良好的抗老化能力、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抗剪切稳定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X射...  相似文献   
75.
海藻酸/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共混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新型共混膜:海藻酸/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共混膜,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差示量热扫描等对共混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膜的透光率、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汽透过率和吸水率.结果表明:共混膜中海藻酸、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共混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生物材料领域有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以丙烯酸(AA)及丙烯酸甲酯(MA)为接枝模型单体,以接枝率、接枝效率、单体转化率、黏度、黏度热稳定性和黏附性能为评价指标,研究了Ce(NH4)2(NO3)6,FeSO4/H2O2,KMnO4/C6H8O7,K2S2O8/Na2S2O3,(NH4)2S2O8/NaHSO35种引发体系对淀粉的接枝引发作用,评价了它们作为接枝淀粉浆料引发剂的优劣,为进一步改善接枝淀粉浆料的使用性能奠定基础,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NH4)2S2O8/NaHSO3和FeSO4/H2O2是性价比较高的引发剂,可以作为接枝淀粉浆料的引发剂.  相似文献   
77.
《安庆科技》2010,(2):46-47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变性淀粉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报告会上,由江南大学、吉林省轻工业设计研究院等6家联合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玉米淀粉糖、系列变性淀粉与多元醇开发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经过3年的协作攻关,现已完成全部课题任务,  相似文献   
78.
《定西科技》2009,(3):51-51
9月14日下午,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基、校长王利民一行16人来我市考察调研。当天,在市上领导杨子兴、许尔锋、张文学、牛芳琴等陪同下,考察团深入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工程技术中心、定西市旱农中心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调研。随后,双方还召开座谈会,共商校地合作事宜。  相似文献   
79.
微孔交联淀粉的制备及其对Zn(Ⅱ)的吸附FIRT和XR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溶性淀粉做原料,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过硫酸铵引发聚合得到微孔交联淀粉(MCS),并研究了其对Zn~(2+)的静态吸附行为;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MCS及其吸附产物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MCS对Zn~(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吸附量达到2.36 mmol/g;MCS在1536 cm~(-1)处出现酰胺Ⅱ带N-H弯曲振动吸收峰,表明了淀粉与MBAA成功交联;MCS在3445cm~(-1)附近的N—H、O—H伸缩振动偶合而增宽的多重峰在吸附产物中变宽,且向低波数位移,而1536cm~(-1)处的酰胺Ⅱ带N—H弯曲振动吸收峰则移至1543cm~(-1)处,说明在吸附过程中,MCS的酰胺基团上的N、O原子可能与Zn~(2+)发生了配位反应;XRD显示,可溶性淀粉经交联后结晶度降低至6.4%左右,MCS上的酰胺基和—OH与Zn~(2+)形成配位键使MCS的晶形结构被进一步破坏,结晶度约为0.5%左右,已基本处于无序的非晶态。  相似文献   
80.
《工程与建设》2012,26(3):426-426
城市等级划分,最近有了新提法。日前,全球知名房地产管理和投资服务公司仲量联行发布报告,将全国城市划分为5个等级:(1)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1.5线城市(过渡型):成都、重庆、沈阳、杭州、天津、大连、武汉、苏州、南京。(3)二线城市(增长型):青岛、厦门、西安、宁波、长沙、合肥、郑州、无锡、东莞、济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