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研究黄姑鱼的耐低温能力,测定了不同低温(3、4、5、6℃)处理组96 h内(1、2、4、8、12、16、20、24、28、32、48、54、72、84和96 h)的死亡率,通过建立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黄姑鱼的半致死温度在2.94~5.57℃间;低温作用的84~96 h内对黄姑鱼的条件致死伤害最大,8~12 h内最小;随着低温作用时间的延长,黄姑鱼的累积致死伤害逐渐增大,至96 h时最大。  相似文献   
82.
过失是指未尽到"合理的注意"。判断是否尽到合理的注意,首先是确定恰当的参照系,这就是"一个谨慎负责的同人处在同样情况下将如何行事"。这一参照系需要加以充实,具体而言,"一个合理谨慎的人"遵循如下行为模式:预先对事物或事务进行必要的了解和准备;所尽的注意与风险或事务的重大性相称;顾及到所在场景的整体特征;发出的警示能够引起相对人的互动。这构成了"合理注意"的四项基本特征。此外,"成本效益"标准是过失认定的兜底规则,操作方法是考察更加有效的措施("替代性措施")的易得性。  相似文献   
83.
莠去津对雌性日本沼虾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莠去津对雌性日本沼虾的生殖毒性,为其养殖水体水质管理提供依据.以概率作图法计算日本沼虾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并观察各暴露组卵巢组织结构的变化.通过胁迫实验,研究莠去津对暴露4 d和8 d的日本沼虾卵巢乳酸脱氢酶(LDH)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2℃时,莠去津对雌性日本沼虾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34.23,90.24,52.57和46.36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4.64 mg/L;卵巢急性毒性实验切片显示,随莠去津质量浓度的增大,卵母细胞间隙增大,胞体膨大、变形.胁迫实验表明,低质量浓度莠去津在短时间内对卵巢LDH活力有诱导作用,当质量浓度高于0.46 mg/L时,LDH活力明显受到抑制.本研究提示,莠去津对雌性日本沼虾具有生殖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4.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简称吉富鱼)从淡水移入不同盐度咸水的平均 死亡时间(MST)和半数死亡时间(ST50)的研究结果表明,MST和ST50值随移入盐度(S)增高而减少,相关性非常显著,其关系式为:MST=494.5/(S-17.0)(P<0.01),ST50-495.1/(S-17.1)(P<0.01)。96h半致死盐度(MLS-96)随吉富鱼体重增是增大相关性也非常显著,其关系式为:MLS-96=15.6W0.045(P<0.01)。吉富鱼适宜在0-12的盐度下养殖,在24‰以上的盐度下不宜养。  相似文献   
85.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14,(19):78-79
<正>"刀锋战士"仍有机会重返赛场"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枪杀女友一案日前暂告一段落,南非法官判决皮斯托瑞斯犯"过失杀人罪",最高刑罚可达15年监禁。尽管皮斯托瑞斯可能无法避免牢狱之灾,但这位著名的运动员还是有可能重返赛场的。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菲利普·克雷文日前称,"残奥会不会以法律手段强迫任何一个有参赛资格的选手退出比赛。"克雷文表示,"皮斯托瑞斯是一名很优秀的运动员,18个月前发生的事件与体育运动毫无关系,那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也就是说,如果皮斯托瑞斯在适当的时候回  相似文献   
86.
SARS病毒并非直接使患者致死——患者是死于免疫系统的工作过度。目前科学工作者正竞相寻找在一种致死性疾病出现以前抑制这种免疫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犯罪故意的形式只能是直接故意。主张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故意形式也包括间接故意的观点是错误的。本文从理论上进行澄清。  相似文献   
88.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浓度条件下,农药呋喃丹和阿特拉津单一及复合作用对蚯蚓的致死效应。方法,本实验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滤纸接触法(因为滤纸接触法具有历时短,易于观察蚯蚓的中毒状态)研究不同农药对蚯蚓的经皮毒性的影响,了解农药单一和不同浓度复合后对蚯蚓的毒性及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死亡率的高低顺序为:呋喃丹与阿特拉津复合>呋喃丹单一>阿特拉津单一。结论,两种农药复合后对蚯蚓的致死效用大于呋喃丹单一作用时的致死效应,阿特拉津的致死效应最低。  相似文献   
89.
蔡丹 《科技咨询导报》2013,(15):246-247
由于传染病所具有传播途径多种、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等特点,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的不断向前发展,国际上加强了对传染病的认识 和关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我国由于社会进程的原因,现代法律文化起步较晚,因此我国对传染病防治上的认识和规定并不十分完善.该文结合过失危险犯等概念对我国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相关犯罪构成的争论点进行探讨,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主客观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从而建议对本罪的性质定义为过失危险犯.  相似文献   
90.
李强 《科学通报》2005,50(23):2601-2606
相对12C束流而言, β缓发粒子衰变放射性9C束流在其Bragg峰区附近深度对细胞的致死效应明显增强, 这已经在我们先前的研究中证实. 9C束流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BE)较12C束流要大1倍以上. 本研究旨在探讨造成这一重要实验现象的生物物理机理. 首先, 建立模型计算了用于实验时产生的9C束流的阻止沉积几率密度分布, 模型考虑了初始束流的动量分布, 束流随贯穿深度增加由核反应导致的离子通量衰减和能量损失岐离等效应. 发现9C束流对细胞致死效应增强的区域出现在入射9C离子的阻止沉积区域. 其次, 以9C束流入射处剂量为1 Gy为例, 根据计算得到的入射9C离子阻止分布几率密度推导了9C束流在不同贯穿深度上的沉积离子密度, 进而得到了不同深度上每细胞内平均沉积9C离子数; 同时, 由相近剂量平均传能线密度(LET)深度上9C和12C束流实验上测得的细胞存活率推导出了9C及12C束流在这些深度上导致的每细胞平均致死事件数. 研究结果表明, 在照射剂量相同时每细胞平均沉积9C离子数与9C及12C束流每细胞平均致死事件数之差竟相吻合. 由此推测, 一个沉积9C离子将造成该细胞死亡. 考虑到由9C衰变而发射低能粒子的性质, 9C离子细胞中沉积可能会在该细胞中造成团簇损伤, 因而本研究结果可作为辐射团簇损伤高效细胞致死的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