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0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7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在优质基础油中添加适量的极压剂、油性剂、固体粉末以及其它添加物,作为不锈钢板材深冲用润滑剂,实验研究表明:该润滑剂具有优良的拉深润滑性能,完全能满足304小锈钢制品拉深工艺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
热形变条件对40Cr钢奥氏体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leeble 1500热/力学模拟实验机,对40Cr钢进行了变形温度为760℃、950℃,变形速率为0.1-30S^-1,变形量为0.1-1的热压缩试验。探讨了热形变参数对钢热变形奥氏体晶粒特征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热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3.
随着锅炉蒸汽参数的提高,对受热面管材的要求愈发苛刻,新型奥氏体耐热钢以其高蠕变强度、优良的抗腐蚀和氧化性能逐步取代马氏体耐热钢应用到高参数机组的过热器和再热器,但其导热性差、膨胀系数大、合金元素含量高等问题,易导致焊接缺陷。此外,奥氏体耐热钢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有可能析出σ和Cr2N等有害相,降低材料的高温性能。因此,增加奥氏体耐热钢中Cr和Ni含量,通过多元合金化,以Z相、MX相和M23C6相共同复合强化,并借助合理的冷热成型加工工艺,获得适宜的晶粒尺寸和表面质量,进一步提高组织稳定性及高温性能,以满足更高蒸汽参数超超临界锅炉的过热器和再热器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SWRS82B钢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大过冷工艺所形成的渗碳体形态对珠光体亚结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制定相关热处理工艺:将试样在880℃奥氏体化15 min后,以70,100,200℃/s的冷速过冷到300℃等温3~15s,之后升温至珠光体区等温1min,最后快冷至室温.通过SEM和TEM观察,以及MTS拉伸试验机得到的数据,结果表明,在过冷时间为3s的前提下,随着冷速的增长,渗碳体由完整片层状发生不同程度的碎化.在200℃/s时,渗碳体已经大面积碎化,并发现大量的纳米级渗碳体,抗拉强度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伸长率持续升高.当冷却速度为70℃/s时,随着过冷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大的特点.纳米渗碳体随着过冷时间的延长开始减少,到达15s时,开始出现了贝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25.
穿洞云奇景     
《知识就是力量》2014,(12):13-13
<正>11月3日下午1点,澳大利亚维吉普斯兰岛的居民有幸欣赏到了罕见的"雨幡洞云"奇景,天空像塌了一个大洞一般,洞口还有彩虹出现。据当地的气象专家解释,天空出现的这种圆形云洞叫雨幡洞云,又叫穿洞云,其形成通常与飞机穿越高空云层有关。研究表明,在特定高度的高空云层中,会有很多低于0℃但仍处于液态的过冷水滴,当它们受到飞机的扰动时,过冷水滴会迅速冷却下落变成冰晶体,从云层中坠落下来,从而在云层中形成一个圆形的大洞。  相似文献   
26.
以0Cr21Mn17Mo2Nb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为实验材料,经1 140℃和10h固溶处理后,在750、850、950℃下进行不同保温时间时效处理,然后经1 020℃分别保温2、4h后水淬。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保温时效时间内,850℃下析出最为明显。同一时效温度下,随保温时间延长,胞状析出物由晶界向晶内生长,形状呈层片状、条状、短棒状及颗粒状;850℃时效8、16h后经1 020℃保温4h,析出物球化现象比较明显。随着保温时间延长,硬度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27.
The effect of Ni addition on the glass-forming ability (GFA) and soft-magnetic properties of an (Fe1-xNix)75.5B14.5P7Nb3 (x=0-0.6) alloy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We found that the addition of Ni was effective in allowing the alloy to approach a eutectic point as well as increasing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supercooled liquid. B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Ni,the supercooled liquid region (ΔTx),the reduce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rg (Tg/Tl) and the Y parameter [Tx/(Tg+Tl)] increased from 49 to 75 K,0...  相似文献   
28.
试验研究了C-Mn钢加工硬化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等温转变规律,结果发现,加工硬化使相变孕育期缩短的主要原因在于铁素体在奥低体晶界处成核能力的提高,lnln(1/1-XF)与lnt之间的关系为二段直线,本文对形核自由能变化和显微组织演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9.
本文研究了四种不同的予处理工艺对渗碳钢18CrNi4wA钢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与不同予处理后固溶析出的AIN粒子的数量、大小、分布和奥氏体起始晶粒度及其不均匀度有关。提出了提高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的途径;同时指出了"本质晶粒度"概念的不科学性。  相似文献   
30.
离心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合金元素Cu、Mo和等淬时间及温度对离心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管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找出了合金元素Cu、Mo对离心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管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适宜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并在实验室生产出性能良好的离心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