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2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200篇
教育与普及   10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47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目前状况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行业在这种大环境之下都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电力行出重要贡献。在整个电力系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抓住机遇,为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统之中,输电线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是电能输送的主要桥梁与纽带,因此供电企业在进行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之中做好必要的管理措施与质量控制方法就十分重要。本文针对供电企业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72.
视频监控在输电线路运维检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传统二维成像缺少深度信息无法准确测得真实空间距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成像系统的架空输电线路通道监测方案。方案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系统标定阶段对立体成像系统标定,获得系统内、外参数;然后,在架设建模阶段对立体成像系统进行现场安装,并建立导线监控空间点数据库;最后,实时检测阶段识别异物,并寻找异物与监控空间点数据库的最小值作为异物与导线的空间距离。通过现场实验,建立了10 kV、杆塔高8 m、杆塔间距100 m的输电线路通道模型,实时检测出了人为设置的异物与异物到导线的空间距离,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
输电线路工程体系的基础选型及优化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线路的工程安全、造价和对环境的影响,基础设计研究前,在熟悉地勘报告的前提下,针对具体的塔位和地质情况因地制宜地做到经济、适用与合理,尽量减少开挖土方对环境的破坏,使每种基础型式能够最大程度地适应具体地质条件及杆塔型式,满足其承载力与杆塔的上拔力或下压力的平衡与稳定,综合分析比较,对线路基础选型和优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4.
本文根据直流输电中交流滤波器自身的特点,提出一种有别于常规差动的差动动作判据,阐述了该差动保护的计算整定,并分析此判据下交流滤波器在各种故障下差动保护的动作行为。同时,辅以南方电网在许继集团的交流滤波器保护装置RTDS试验中的数据和波形为佐证。综合分析后得出,该差动保护判据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直流输电中的交流滤波器差动保护。  相似文献   
75.
76.
基于输电线路无源干扰面模型,提出了采用大面元物理光学法(Large Element-Physical Optics,LE-PO)对特高频无源干扰水平进行求解的思想.根据LE-PO法的假设,对电场积分方程进行了简化.当激励源为平面波时,采用LP-RWG(Linearly Phased-Rao Wilton Glisson)基函数对铁塔表面感应电流进行离散,推导了输电线路铁塔散射场求解的表达式.采用相关文献算例分析了LE-PO法求解输电线路无源干扰时的计算精度和计算资源.研究表明,LE-PO法的求解精度与PO法一致,但能节省大量的计算资源.  相似文献   
77.
甄朝辉 《广东科技》2014,(Z1):51+66
带电作业的发展是从配电线路上开始,接着应用到输电线路而逐渐普及。随着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其安全以及便利的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结合多年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作实践经验,通过对现阶段110~22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现状研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且分析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8.
分析了输煤和输电全社会成本的构成,将系统投资成本、燃料成本、环境损失成本、可靠性成本之和定义为全社会成本,并提出输煤和输电全社会成本的评估框架,根据单位供电量的全社会成本进行输煤输电经济比较.已有的系统运行模拟方法计及了机组组合优化模型和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模型,可以详细评估输煤和输电每一时段的燃料成本、环境损失成本和可靠性成本.评估了输煤与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具体算例,详细分析了输电线路年利用小时数、环境损失成本和可靠性成本对输煤和输电经济比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输煤输电的比较中,考虑可靠性和环境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9.
我国目前的用电需求是比较大的,而且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升,对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发展电力工程才能将更好的服务提供给用户。10k V配电线路是当前电力系统中主要采用的一种新线路形式,但是因为它具有点多、线长和面广的特点,使其线路连接复杂,难以保证其线路的安全运行。该文先有效分析了10k 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然后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0.
在小间距线路制作中,附着力极为关键,如果没有可靠的附着力支撑,小间距线路制作无从谈起。附着力主要决定覆铜板铜面与干膜(又称为感光抗蚀层或抗镀层)的结合效果。附着力形成主要受覆铜板铜面粗化效果限制,不同前处理方式所产生的粗化程度不同。目前,行业内前处理方式可分为两种,即物理处理方式与化学处理方式,最为普遍的为物理处理方式,如磨刷、喷砂、火山灰前处理,也有少数使用化学方式处理,如微蚀、超粗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