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2篇
系统科学   28篇
丛书文集   79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5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范剑伟 《科技信息》2012,(16):364-364
本文通过对矿井轴流式通风机轴承过热故障原因的分析,说明了轴承轴向位移调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2.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易损件,尤其是在水泥机械中,由于设备工作的时间长,承受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等因素,轴承的故障就更为常见。发现轴承故障的成因,找到及时排除故障的方法是提高水泥企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3.
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雷诺方程,对油膜厚度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以评价不同轧制工况下油膜轴承的承载能力与特性参数,计算得出的不同轧速与轧制压力下膜厚预报值及板厚控制曲线,与实际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54.
随着机器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和产品使用性能的提高,从70年代开始,三层复合材料轴承和镶嵌轴承等自润滑轴承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传统的自润滑材料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或缺陷。例如,三层复合材料轴承表面采用热塑性树脂POM或PTFE作为减摩层,在工况温度升高时,其硬度、承载能力以及几何精度都会显著降低,严重时  相似文献   
155.
156.
基于降噪及独立分量分析的轴承故障声信号特征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降噪算法的缺点,提出了将局部投影用于故障声信号的降噪.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及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可用于线性系统,而且还可用于非线性系统.而独立分量分析可用于分解相互独立的信号,它解决了多传感器信号的信息融合与特征提取问题.综合局部投影算法及独立分量分析算法两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轴承弱故障特征识别算法.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分离背景信号及特征信号.  相似文献   
157.
158.
159.
利用改进牛顿-拉夫逊法的高速圆柱滚子轴承打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考虑油气阻力和保持架与滚子之间的摩擦力的基础上,推导了圆柱滚子轴承拟动力学分析模型。提出采用改进的牛顿拉夫逊法求解大规模非线性方程组,可以克服传统算法对初值要求较高、方程组规模较大时迭代很难收敛的问题,在分析高速滚子轴承打滑时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与已有的分析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滚动轴承保持架打滑与轴承所受径向载荷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径向载荷,可明显抑制打滑现象;在高速滚动轴承非承载区,滚子转速与保持架转速相关,且随保持架转速的增加而增加,而当保持架转速接近理论转速时,滚子打滑程度与径向载荷无关。  相似文献   
160.
为了研究机床主轴系统非均匀温升带来的热位移对轴承预紧力和动刚度的影响,建立了一种机床主轴系统热机耦合模型。在分析轴承摩擦损耗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热载荷和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了机床主轴瞬时温升和热变形,根据轴承载荷-位移关系式求解轴承的热诱导预紧力,基于改进的Jones模型计算了轴承径向刚度。最后,实验测定轴承预紧力,分析预紧力影响因素。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在定位预紧下,主轴、隔圈、轴承座和轴承热位移会导致轴承预紧力和径向刚度的增加,且随着初始预紧力、转速和环境温度增加,预紧力变化幅值也增加。此外,局部冷却引起热位移的变化,从而改变轴承预紧力和径向刚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