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97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本文阐述了通用谐波齿减速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及其结构设计。内容包括谐波齿传动的发展概况、工作原理、参数选择、几何计算、结构设计以及计算实例等。实践表明,文中给出的设计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可供谐波齿传动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2.
短轮伐期桉树林分树冠生长的阶跃函数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短伐期桉树人工林林分冠幅生长的特点,在现实林分调查的基础上,模拟提出了适合有变点的短伐期桉树U6无性系林分冠幅生长阶跃函数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参数,分析了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对树冠与林龄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阶跃函数模型在具有变点的桉树林分树冠生长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一般回归拟合模型,可较好地解决分段拟合模型在变点上的不连续问题。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在所有参与模拟的树冠生长的阶跃模型中,以幂函数模型为最优。  相似文献   
23.
为了使不确定性输入对受控输出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提高系统的鲁棒性能,以汽车四转向二自由度模型为基础,针对外界干扰,采用H∞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建立汽车四转向H∞控制系统.运用H∞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采用前馈和反馈的组合控制进行了最优控制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设计出来的H∞控制器能够很好地抑制外界干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且达到了预先控制目标,有效地提高了汽车四转向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24.
李继光  罗晓玉 《河南科学》2004,22(2):175-178
根据冲击压实机冲击下落阶段的运动分析及冲击动力参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3],运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化多目标优化问题为单目标优化问题,解得的最优解即为该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有效解,使得优化后的冲击动力性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均有较大的改善,水平方向上速度的变化幅度减小,由2.4%减为1.2%;垂直方向上冲击速度得到较大的提高,由1.8m/s增加到2.83m/s。  相似文献   
25.
四轮转向车辆转向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了深入研究四转向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运用自动控制理论对采用质心零侧偏角控制策略的四转向车辆的转向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主要就车速、胎侧偏刚度、整车质量、重心位置等因素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四转向样车的研制进行了说明,并将其用于仿真及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前转向车辆,高速时四转向车辆总体上有利于操纵稳定性,但不同因素的变化也会导致出现一些不利于操纵稳定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6.
列车安全性检测是铁路机车车辆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是高速列车行走部的关键部件,传统检测模式只能发现宏观存在的缺陷,而不适用于运行过程中的早期缺陷的发现与状态跟踪。为了实现对早期故障的快速识别与对寿命预测,针对传统测试方法在早期检测与动态检测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全新的动态检测系统,以满足列车运行的安全要求,还对磁记忆信号与该材料所受载荷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50~150 kN的载荷区间内,试件的磁记忆信号呈单调变化,变化趋势明显;对试件进行疲劳载荷后发现磁记忆信号的原始值及梯度、峭度等信号特征均有所变化,峭度变化较为明显,能够有效反应材料的疲劳状态。采用金属磁记忆技术进行对早期故障检测与动态检测,对于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7.
不同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伐期对人工林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从经济视角科学确定人工林的合理伐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短(7a)、中(13a)、长(21a)伐期的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Stand volume,SV)、营林成本、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和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进行分析,揭示不同伐期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随着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持续增长,7a、13a、21a伐期的蓄积量分别为144.95m~3/hm~2、346.97m~3/hm~2、553.69m~3/hm~2。随着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净现值不断增加,在12a时达到最高值(30 297.61元/hm~2),之后逐渐降低,7a、21a伐期的净现值分别为17 239.86元/hm~2、22 008.59元/hm~2。内部收益率在13a开始趋近峰值(53.32%),明显高于7a时的39.29%。【结论】在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的伐期确定在13a左右较为适宜,既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又可大幅提升蓄积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深入探讨不同伐期对巨尾桉人工林碳固存的影响,为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确定合理伐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伐期为短(7a)、中(13a)和长周期(21a)的巨尾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伐期桉树林分生物量、碳固存、年平均固碳量的分析,揭示不同伐期对桉树林分碳固存的影响。【结果】巨尾桉人工林的生物量碳随着伐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由7a伐期的(75.81±5.12)t·C/hm~2增至13a伐期的(180.11±19.97)t·C/hm~2以及21a伐期的(192.08±16.50)t·C/hm~2,方差分析表明,13a和21a伐期的总生物量碳显著高于7a伐期,而13a和21a伐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巨尾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随伐期延长而显著降低,由7a伐期的(89.99±0.35)t·C/hm~2、13a伐期的(85.42±0.76)t·C/hm~2下降到21a伐期的(74.64±0.24)t·C/hm~2。7~13a仍是巨尾桉人工林固碳能力迅速增长期,年平均总生物量碳由7a时的10.78t·C/(hm~2·a)迅速提高到13a的19.54t·C/(hm~2·a),增长81%;21a时巨尾桉人工林进入固碳能力下降期,年平均总生物量碳降至3.78t·C/(hm~2·a),固碳能力只是13a的19.34%。【结论】在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的最佳伐期确定在13a左右较为适宜,这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一致。  相似文献   
29.
罗维文 《甘肃科技》2014,30(19):60-61
铁路货车对踏面擦伤是久治不愈的顽症,不但降低了车辆运行品质,而且加剧了配件垂向冲击,严重损害了配件使用寿命,不适应当前铁路提速、重载的发展要求。从车务调车作业、机车司机操纵、车辆制造检修等各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造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减少货车对踏面擦伤的措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0.
黄卫祥 《科技资讯》2014,(2):246-246
某汽车公司的10吨级后驱动桥边油封失效故障频繁,每次售后的处理方法都是采用的更换新的油封,但具体的失效原因没有分析清楚,没有针对性去制定失效故障频繁出现的措施,造成使用顾客的抱怨,影响了公司的形象。为消除负面影响,成立了攻关项目组对边油封进行质量改进。本文根据售后服务质量的反馈信息,运用鱼刺图法分析了10吨级边油封失效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