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5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1.
福建淡水轮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载了福建省的淡水轮虫151种,其中新种1个,国內新记录2个。文章还对福建淡水轮虫的种类分布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双桥鱼场,经三年来研究,鉴定出浮游动物84种,其中轮虫29种。虽然轮虫仅占浮游动物数量的16.87%,但在生物量上,却要占到浮游动物生物量的72.80%,说明轮虫明显地左右着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变动。从浮游动物年变动规律分析,一年有1~2次高峰,生物量的高峰多出现在6~7月,占总调查高峰次数的60%。本文还从水质、水温、饵料等因素,分析了对轮虫生物学上的影响,探讨了轮虫和浮游动物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对浮游动物等转化鳙鱼鱼产力的估算值与其实际产量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角突臂尾轮虫、尾突臂尾轮虫、裂足臂尾轮虫、剪形臂尾轮虫、方形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红臂尾轮虫、镰形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和十指臂尾轮虫等十种臂尾轮虫和矩形龟甲轮虫的12S rDNA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序,结合Genbank中两种褶皱臂尾轮虫的125rDNA序列,使用MEGA软件构建这13种轮虫系统发生树(NJ树),探讨了12种臂尾轮虫之间的系统关系.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涉及的轮虫12S rDNA序列差异百分比均值为34.41%,可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轮虫属内种间系统关系研究;系统树支持将十指臂尾轮虫、裂足臂尾轮虫归属于臂尾轮属;壶状臂尾轮虫和红臂尾轮虫是两个独立的种.  相似文献   
14.
泥鳅仔鱼开口饵料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蛋黄、豆浆、鱼粉、轮虫和藻类等饵料的不同组合和不同投喂量培育泥鳅仔鱼,结果表明:蛋黄、轮虫、藻类作为泥鳅仔鱼的开口饵料较为适宜,在近似自然的水域中,适量投喂蛋黄,泥鳅仔鱼开口后3d内成活率可达72%,总体重增长可达成185%左右,在常规培育条件下,泥鳅仔鱼长度L和体重W依日龄t生长可用关系式表示为:L=1.5627 1.1764t,W=0.9950e^0.2687t,长度和体重关系可表示为:W=0.02864L^2.5726,泥鳅仔鱼在开口前后阶段有一生长低谷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1988、1989年利用酵母菌的、肥料培育轮虫,用来投喂鱼苗的生产研究结果,提出了试验依据、方法和数据,为改变鱼苗培育的生产现状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17.
福州内河的轮虫与水质污染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报道了福州内河6个采样点一周年轮虫的种类组成量变动。菜采获轮虫115种,隶属于12科39属。各采样点的轮虫种类数在36~93种间,年平均数量为258~3684个/L。各点轮虫拱有种为22种,数量优势种6种即:针簇多肢轮虫、长三肢轮虫、角突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暗小异尾轮虫和椎尾水轮虫。尝试用个生物学指标即:Q值、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优势种指示指标生物评价内河污染状况。从轮虫生物学角度评价,福州内河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滴水湖水系轮虫群落状况及其与水质因子的关系,于2010年1-12月,每月1次对上海滴水湖水系轮虫群落和水质状况进行调查。引水河道和湖区分别设置6个和5个采样点。通过调查,共鉴定轮虫35种,隶属于7科19属。其中,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和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为优势种。引水河道中轮虫年平均密度为821.31/L,生物量为600.97×10-3mg/L;湖区中轮虫年平均密度为434.98/L,生物量为317.74×10-3mg/L。引水河道和湖区中Margalef多样性指数年均值分别为1.87±0.19和1.14±0.2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年均值分别为1.58±0.25和1.21±0.76。引水河道中轮虫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均较湖区中高。季节变化上,引水河道中轮虫密度、生物量分别与BOD5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湖区轮虫密度、生物量分别与水温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水平分布上,轮虫生物量与总溶解盐和pH值均呈显著负相关,与NO2-N呈显著正相关,与BOD5则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污染指示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并结合水体理化性质对滴水湖水系水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滴水湖湖区为轻富营养,引水河道总体处于轻富营养-中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鱼池浮游动物变动规律与鱼产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广州低盐河段轮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富营养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虫是浮游动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流生态系统微食物网的物质传递和能量流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是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研究广州河段轮虫的时空分布和水质特征,于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对该河段中大码头(S1)和鱼珠码头(S2)站点轮虫群落结构进行每月1次的调查和理化指标的测定,并通过轮虫种类组成及QB/T指数对水质进行了生态学评价.3年调查期间,共记录轮虫48种,其中污染指示种34种.优势种多为耐污种类,主要为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微型多突轮虫(Lififerotrocha subtilis)、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西氏三肢轮虫(Filinia novaezealandiae)、尾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udatus).轮虫丰度变化为2~4 063 ind./L,中大码头轮虫丰度年平均值为(1 359.46±189.54)ind./L,鱼珠码头年平均值为(1 058.61±156.16)ind./L.调查发现,广州河段盐度很低,均在1.5以下.TN、TP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中大码头TN、TP平均值分别为(6.22±0.39)mg/L、(0.84±0.53)mg/L,鱼珠码头TN、TP平均值分别为(6.32±0.35)mg/L、(0.83±0.09)mg/L,两站点TN、TP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7.68~215.33μg/L,中大码头和鱼珠码头年平均值分别为(56.25±45.31)μg/L、(49.77±7.14)μg/L.统计分析表明轮虫丰度(y)与叶绿素a质量浓度(x)呈正相关关系(P0.05;y=629.750+10.717x).生态学评价和水质评价表明广州河段水质已呈重度富营养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