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6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薇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1):113-114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习者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的差异,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就很难学好外语,更元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2.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已经日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英语的交流与使用中,听说占有了绝大部分的比重,这就迫使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要向英语听说方面倾斜,但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学生听说训练中产生重重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听说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3.
徐健 《科技资讯》2010,(22):200-200
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其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与讲英语的本族人进行交际。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所存在的现象,探寻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达到与外语教学本质的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64.
葛军 《世界知识》2012,(7):49-51
1月28日,中国中水电公司在苏丹的一处工地遭到当地反政府武装袭击,29名中国工人被劫持.2月7日,被劫持的中国工人已离开苏丹反政府武装控制的地区.2月9日下午,29名获释工人顺利抵达北京……近年来,中国企业和中国员工在海外遭袭突发事件并不罕见. “这次大会之后,政协外事委员会将开展一项调研,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公共外交,希望大家支持和报道.”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在3月2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的这番表述,使公共外交话题再次被媒体和公众所关注.  相似文献   
65.
梁怡 《甘肃科技》2011,27(15):72-73
从平面广告角度谈广告跨文化传播问题,指出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一方面应跨民族,跨地域传播"共通性"的视觉符号和文化符号;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掘和运用广告目标受众所熟悉的民族性、区域性的视觉符号和文化符号,从而达到广告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张秀叶 《科技信息》2011,(8):307-30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交往增多,国家所需要的是面向世界、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教育。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已是英语教学中不争的共识。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电影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英文电影中真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直观地反映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让学习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英文电影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剖析,用电影这一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从情感和行为层面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8.
词汇是语言的核心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图示理论在目的语词汇习得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图示对词汇习得有较深的影响,文化图式在词汇习得中的移入策略为:母语文化图式的激活,目的语文化图示的建构,母语、目的语文化图示的对比。  相似文献   
69.
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增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秀利 《科技信息》2011,(15):J0264-J0264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本论文从词义、语用及思维模式的角度探究了中英文化的差异,并通过两年的精读讲课过程,总结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跨文化意识内容的途径。  相似文献   
70.
朱蕾蔓 《科技资讯》2011,(14):249-249
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一样对跨文化沟通产生影响,本文通过从三个方面的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来阐述只有正视差异,并有意识去了解差异,才能使我们的跨文化交流得以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