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78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382篇
系统科学   450篇
丛书文集   828篇
教育与普及   3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3篇
现状及发展   91篇
综合类   1839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1013篇
  2013年   1014篇
  2012年   1176篇
  2011年   1405篇
  2010年   1310篇
  2009年   1482篇
  2008年   1612篇
  2007年   1600篇
  2006年   1340篇
  2005年   1186篇
  2004年   950篇
  2003年   854篇
  2002年   744篇
  2001年   618篇
  2000年   534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323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对一个中小企业实施ERP的典型案例分析,归纳出了中小企业实施ERP失败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中小企业实施ERP成功的要点。  相似文献   
82.
孙章  张冠增 《科学》2004,56(3):36-40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祖先为了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在狩猎活动中往往需要临时组织起来,这样就会涉及简单的分工合作、猎物分配等问题。然而,在漫长岁月里,人们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来进行管理。与人类的历史相比,管理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十分短暂的。19世纪末的《简明牛津字典》将管理解释为“耍花招、不诚实的发明装置”。只是到了20世纪初,管理才被认为是一门科学和一个专业。  相似文献   
83.
中国的少数民族与野生动物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收集了我国各省主要珍稀野生动物(国家一、二级野生动物)的分布状况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内民族的分布状况.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3.2绘制成图,通过绘制的中国主要珍贵濒危动物分布图、权重后的珍惜野生动物分布图,以及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州、县)的民族分布图,可以看出在民族成份聚集的边疆省份,其野生动物资源也相应较多.文章最后还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保护和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4.
周翔 《海峡科学》2003,(2):23-24
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创新.本文结合创新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从创新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5.
86.
本文采用常规方法研究西藏6个分布于海拔4,240~4,850m 的高山草原土的放线菌数量,对从6个土样中分离纯化所得的454株放线菌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84株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西藏同一土类不同土样中放线菌数量差异很大;84株代表性菌可分为9个属,链霉菌属(76.2%)占优势。  相似文献   
87.
四川省美姑县是毕摩的主要聚居地,形成特殊的地域化,被誉为“毕摩化”之乡。积极探索“毕摩化”,充分发挥毕摩化的旅游功能是本的旨意。  相似文献   
88.
89.
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措施和方法,包括: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为用户提供多层次的服务等。  相似文献   
90.
贵州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民族风情旅游优势,挖掘民族地区体育资源,增加民族体育资源储量,促进贵州民族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是贵州省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