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调强放射治疗中角度优化必要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模拟动力学最优化方法,研究了在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角度优化的必要性。作者在一个模拟体模上,采用9,7,5和3束照射方式,从不同角度共面照射,然后采用模拟动力学最优化方法进行调强优化计算。在最优化计算中,考虑了对紧要器官的硬约束和体积约束。在优化完成后记录政线一组参数下的目标函数、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曲线)、强度分布和剂量分布。通过比较不同射束角度设置下的DVH曲线表明:在9束照射时,不需进行角度优化;但7,5,3束照射时,有必要进行角度优化。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高能超声聚焦[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4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随机分为热放组和单放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根治剂量放疗,DT50 Gy后开始热疗,同时观察副反应,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淋巴结消退情况.结果热放组淋巴结CR率为78.26%(18/23),明显高于单放组47.82%(11/23),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热放组较低,但组间分析无差异(p>0.05).结论放疗联合HIFU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能提高局部控制率,且安全、无创.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运用于体胸腹部肿瘤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实施胸腹部放疗患者30例采用Med Tec胸腹膜加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完成放射治疗,另随机抽取30例胸腹部放疗患者实施非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指用沙袋、胸腹带体位固定完成放射治疗),通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数字影像DRR图象及模拟定位机摄片与放疗投照前、后射野验证片上的相关点的偏移情况与对照组测量比较,探讨采用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技术完成放射治疗过程的误差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可控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自主移动,有效控制定位与摆位的误差。结论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技术的偏差明显少于非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玛刀)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特点,推导了全身伽玛刀的剂量计算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其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方面的应用.该设备采用多束伽玛射线旋转聚焦,能对肿瘤病灶自动定位、可在治疗过程自动更换焦点大小、对体部肿瘤病灶进行自动辐照,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放射治疗设备.在IMRT治疗计划系统配合下,能进行体部及其他部位肿瘤的精确适形调强治疗.该设备目前已在全国50多家医院使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紫杉醇(TAX)+顺铂(DD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组36例鼻咽癌患者给予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第3周期化疗后1周开始放疗;对照组36例给予单纯放疗.两组放疗方法、剂量相同.结果初治鼻咽癌对TAX+DDP方案化疗有较高的反应率,使33.3%病人的T分期和44.4%的N分期降低;近期疗效:观察组鼻咽部及颈淋巴结CR率分别为91.7%及88.9%,较对照组的72.2%和66.7%高(P<0 05);化疗及放疗毒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TAX+DDP方案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诱导化疗,具有疗效好、毒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是中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较理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76.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自适应动态多叶准直器(dMLC)门控放射治疗方法.通过实时跟踪肿瘤和危及器官(OAR)的运动来控制dMLC叶片的开启与关闭,仅当肿瘤和OAR在射野视观(BEV)内没有重叠时才开启治疗射束进行治疗.4组肿瘤-OAR同步跟踪数据的回顾性仿真实验果表明,肿瘤和OAR的运动模式和相对位置是影响所有指标的最主要因素.在不同的肿瘤-OAR运动模式下,门控治疗占空比高达96.71%,也可能仅有14.12%.增加BEV内的横向距离可提高占空比,并使OAR受照体积减少;增加肿瘤外放边界则具有相反的效果.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OAR保护能力,对于占空比较低的情况尤为明显,可以避免高达77.71%的直接照射.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索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犬自发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前列腺体积的作用。方法:选择7~15岁老年犬自发性BPH模型。经直肠B超测量前列腺横径、前后径和长径,根据《国家新药研究指南》,前列腺三径的乘积>18 cm3 者作为合格的BPH实验动物。应用3-DCRT直接照射前列腺。以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整个前列腺,单次剂量2Gy,总剂量14Gy,应用6MV-X线完成照射。经直肠B超测量前列腺横径、前后径和长径,乘以系数0.52,计算出前列腺体积,进行照射前、照射后1月比较。结果:照射前前列腺横径、前后径和长径分别为3.68?.44、2.65?.39、2.89?.45cm,照射后1月分别为3.04?.26、2.13?.22、2.28?.38cm,照射后1月显著缩小(p<0.01或0.05)。照射前、照射后1月,前列腺体积分别为14.88?.50、7.80?.45cm3,缩小非常显著(p<0.01)结论:3-DCRT可以显著缩小前列腺体积,从而可能改善尿路梗阻和LUTS。  相似文献   
78.
用于治疗癌症的强流中子发生器束流光路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强流离子束包络的数值模拟计算,完成了用于治疗癌症的强中子发生器的束流传输系统设计。应用POISSION/PC和SLANC-166电磁场模拟程序,确定了各传输元件的电磁参数。特别讨论了与强流离子束有关的束流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79.
邵秋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7):6564-6568,6572
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犬自发性前列腺增生中膀胱损伤,为临床提供依据。选择(7—15)岁雄性合格BPH动物模型8只。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前列腺。勾画整个前列腺为靶区,以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单次剂量2 Gy,每周照射5次,共7次,总剂量14 Gy。应用DVH图测定膀胱受照体积与剂量。照射后1月分别取与前列腺紧邻受到照射的膀胱、未照射区域的膀胱(作为对照)标本。分别应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膀胱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照射后排尿无明显改变,未给予药物等处理,按照RTOG急性放射损伤标准评价,损伤为(0~1)级。与照射前比较,照射后膀胱切片HE染色光镜下可见:细胞坏死明显,排列紊乱,细胞悬浮脱落,局部有细胞脱落后遗留的空穴;平滑肌紊乱;纤维裸露。透射电镜下可见膀胱上皮细胞连接破坏,间距增大,细胞脱落,胶原原纤维增生,出现放射性成纤维细胞。结论放射性膀胱炎的上皮细胞脱落、胶原增生、出现放射性成纤维细胞等组织病理改变。在低于目前公认的照射剂量阈值时即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80.
基于遗传算法的γ刀治疗计划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γ-刀治疗计划优化。该算法可用于优化肿瘤区靶占煌位置、准直器大小各靶点权重等主要放疗参数,从而达到肿瘤区内剂量分布均匀而又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的目的,若干病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可以使等剂量线与肿瘤轮廓线达到很好的吻合并能够有效地保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