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32篇
丛书文集   40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理论上,在市场条件下,业绩是基金经理更换的内在动力,业绩好的基金经理获取更多的升职机会,而业绩差的基金经理则更容易被降职;基于业绩,基金经理的"优胜劣汰"是否能顺利实现,是考察基金市场激励约束机制是否有效地重要标准。实证结果结果表明,过往业绩能够很好解释基金经理的降职,而对升职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弱,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2.
论述了量子力学系综解释的合理性,指出Bell定理的实验检验应是这样一类实验,即与组成系统的所有系统的制备相应的事件间的时空间隔是类空间隔,而Bell定理现有实验检验都是非类空型的,因而是不可靠的,也证明了在系统制备为非类空的限制下局域隐变数理论可以与量子力学一致。  相似文献   
133.
按中国古代三纲五常的规定,女子应遵循"三从四德"原则,由此可得出《孔雀东南飞》中焦母应从于焦仲卿.他行使的是男权,对于刘兰芝,仲卿可以行使其"夫权",有理由留住心爱的人,而焦母做为封建家长,她又是父权的代表,行使家长的权利,有权要求儿子休妻.对刘兰芝,焦母行使其"婆权"同样有理由"驱逐"自己不喜欢的媳妇,这几者中孰轻孰重?本文主要从男权,"婆权"入手,试比谁高,结合现代解释方法,并涉及到封建家长制、孝道,重新诠释《孔雀东南飞》.  相似文献   
134.
基于系统结构建模分析的骨架矩阵代数求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从拓扑分析到代数分析的思路,通过对系统结构建模过程的分析,讨论了解释结构建模中的几种矩阵,阐述了它们的内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系统结构建模分析的结果,给出了骨架矩阵的一个代数表达式,论证了该表达式的正确性,从而提出了一种求系统骨架矩阵的代数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简捷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5.
首先对两个具体的物理系统进行分析,揭示了结构对称与能量最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解释了动物体形结构的对称性。并认为动物体形结构的对称性是由最小能量原理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6.
阅读理解中的重述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取信息,包括章的字面信息和隐含信息。重述现象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技巧,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应试的得分。作通过对重述现象在阅读理解中出现场合的分析,旨在帮助应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7.
对学术不良行为现象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个考虑到学术不良行为者和学术评定(监管)者时间和信息成本的混合博弈模型,并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学术腐败泛滥的对策.结果表明,造假与打假的行为(策略)是相互制约的,双方理性决策的结果会达成博弈均衡,所得博弈模型对吏治腐败、经济腐败等其它经济现象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8.
本文在亨普尔的律则解释模式——演绎-律则模式和归纳-统计模式适用于社会科学的假设下,通过对相关性问题以及高概要求的讨论,考察了I—S模式对社会科学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9.
郭垒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19(4):66-68,59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理论,提供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思路:解释的起点和前提在于无机界,生命现象则应纯粹做为解释的对象。化学对生命科学的介入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成功,似乎被看作这种思路强有力的支柱。那么,实际上,现代生命科学例如分子生物学,体系的起点和前提是不是完全立足无机界中,抑或某一或某些起点和前提仍然立足于生命界本身之中呢?一、从桑克托密斯谈起将生命现象做为解释对象,存在两种有质的区别的解释起点和前提,一种是来自对无机界事实的认定和归纳,另一种是来自对生命现象的认定和归纳。对于后者,“活力”这一概…  相似文献   
140.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1976年提出的关于无助感的创造性理论,他发现不论是动物还是人,在持续的失败情景中容易“学习到”无助的感觉,即使到了新的情景中仍旧保持这种“无助”而不进行新的尝试。由这一理论发展出了在无助情境下的归因、目标、信念等多种理论,并在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被广泛探讨和使用。本文介绍了习得性无助的内容、起源、发展及应用,并对在其发展中产生的争论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