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1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333篇
系统科学   80篇
丛书文集   370篇
教育与普及   5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8篇
现状及发展   64篇
综合类   850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453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527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环空流速分布规律和边界层绕流理论,探讨水平井大斜度和水平井段钻进时钻井液冲蚀岩屑床的临界流速。水平井大斜度和水平井段钻进时,环空岩屑因停泵而自然沉降形成岩屑床,通过对岩屑床表面颗粒进行受力分析和边界层绕流假设,结合数学推导得到床面岩屑颗粒所受钻井液表面切力解析式,建立床面颗粒临界启动解析模型。模型计算与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在不同井斜角和颗粒直径条件下,循环介质为清水时模型预测的临界启动流速与实验数据的绝对平均误差不超过8.80%,循环介质为PAC溶液时绝对平均误差在2.51%~7.06%。边界层绕流和环空流速是岩屑临界启动流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2.
提出了实现节点面晶体的冷原子晶格方案, 讨论了节点面晶体的拓扑特性.通过调节激光参数, 系统可以实现3种不同相(拓扑节点面金属相, 拓扑平庸的金属相以及拓扑平庸的能带绝缘相)之间的相变.分别讨论了系统处于不同相态下,其节点面、能带、表面态和态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系统处于节点面半金属相时, 晶体中存在拓扑保护的边缘流;而相变后系统为拓扑平庸态.通过研究不同晶面讨论了这种三维拓扑金属在不同截面的变化特性, 结合表面态和电子态密度, 可以更好地反映系统的拓扑特性.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获得粗糙表面点接触的力学特性,提高接触元件的承载能力,采用Weierstrass-Mandelbrot函数生成了三维粗糙球形表面,建立了粗糙球形表面与一刚性平面接触的分形力学模型,推导出不同接触区域上各个频率指数的微凸体的截断面积密度分布函数,获得了真实接触面积与总接触载荷的解析表达式,得到了接触半宽上的接触压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微凸体的频率指数范围直接影响粗糙球形表面的接触力学性质;当最小频率指数n_(min)与临界弹性频率指数n_(ec)满足n_(min)+5≤n_(ec)时,粗糙球形表面在整个接触过程中呈现弹性变形性质,当最小频率指数n_(min)与临界弹塑性频率指数n_(epc)满足n_(min)>n_(epc)时,粗糙球形表面在整个接触过程中呈现非弹性变形性质;粗糙球形表面的接触半宽主要由基圆确定,对于相同比例的下压量,接触压力峰值与最小频率指数成正比;在弹性变形与弹塑性变形阶段,接触压力在接触区域中心达到最大,向接触区域边缘方向递减,在完全塑性变形阶段,接触压力在整个接触区域近似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994.
基于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的方法,本文分别对不同板间距的国际象棋式空气换热器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研究.文中以摩擦因子f、传热因子j以及表面功率因子j/f作为换热器性能的评价指标,探究在满足换热性能要求条件下国际象棋式空气换热器的最优板间距.结果表明:随雷诺数Re的增大,摩擦因子f与传热因子j总体呈现减小趋势;表面功率因子j/f整体呈增大趋势且变化幅度较大.通过对模拟结果进一步分析,板间距为5 mm时,该换热器具有较好的传热特性.  相似文献   
995.
在直流电源激励下,利用大气压等离子体刷产生了脉冲形式的均匀氩气放电等离子体羽.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羽成片状,且随着氩气流量的增加,片状等离子体羽的长度增加.利用该氩气等离子体刷,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经过等离子体刷一次扫描之后,可在宽度为24.0 mm的范围内改善PET表面的亲水性.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样品表面的水接触角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加而减小,最终达到一个几乎不变的值.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改性后的PET表面出现了含氧极性基团.并且,含氧极性基团的数量和尺度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大.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大气压等离子体刷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采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检测分析两种配伍的茵陈蒿汤水煎液成分.水煎液Ⅰ和II的SERS光谱都有17个明显的SERS峰.以PCA、 LDA及SVM算法区别两种水煎液,均取得100%的判别准确率.研究结果表明,高灵敏度的SERS技术结合PCA、 LDA及SVM可检测水煎液光谱特征,对其成分进行简便快捷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997.
为更进一步解决辐射冷表面凝露制约其工程应用的问题。搭设辐射冷板凝露实验装置,通过对铝基表面改性,分析表面特性对凝露过程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得出:疏水表面辐射冷板凝露时间明显迟于亲水表面,相对湿度为60%时,改性后的辐射冷板凝露时间延迟10 min,表现了良好的抑制凝露效果,且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抑制凝露效果更加明显,相对湿度为80%时,30 min后改性后辐射冷板的液滴覆盖率较未改性辐射冷板低10%以上,表明改性后的试片有良好的抑制凝露效果;且改性后的辐射冷板的液滴生长速度更加平稳,能明显的抑制液滴生长,拓宽了辐射空调系统的可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998.
文章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针对传统流体模拟自由表面处理方法——ghost方法计算量大、动态生成ghost粒子场量比较困难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host粒子方法,使得ghost粒子场量生成更容易。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方法模拟自由表面的效果比传统的ghost方法更好,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99.
传统连续表面力(continuum surface force,CSF)模型模拟流体表面张力时,流体表面的粒子受到的表面张力都是法向力,很难保证流体表面的光滑性,从而使得表面张力模拟失真;此外,流体表面的粒子不足还导致流体表面密度计算精度降低,模拟稳定性差。文章在CSF模型的基础上,对流体表面施加切向力,使得流体表面更加光滑;对边界粒子进行密度修正,提高了密度计算精度和模拟的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模拟的流体表面张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通过简单的湿化学方法制备了银/多孔金字塔硅(Ag/PPSi)基底。该基底结合了银纳米粒子优异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特性和多孔金字塔硅超大的多孔表面和规则金字塔阵列结构,具有优异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检测灵敏度和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Ag/PPSi基底对罗丹明分子的检测限可低至10~(-10) mol/L,增强因子(enhancement factor,EF)可高达1.1×10~6,其SERS性能比普通的银/平面硅基底高一个数量级,因而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低成本、高灵敏的SERS基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