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叙述了用位相调制光外差技术探测光学谐振腔反射特性的原理及实验结果。讨论了将该技术用于激光稳频技术时,光学谐振腔长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2.
综述了透镜谐振腔的解析。介绍了一种热不敏感谐振腔理论,给出其精确解法和设计方法。分析了腔参数变化的影响,得到一些重要结论。用本方法设计了单模Nd:YAG激光器,实验发现了两个不同(?)值的热稳工作区,获得单模25W的输出功率,并得到与理论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介绍了1种四管IMPATT二极管功率合成电路。采用矩形谐振腔合成技术已成功地使用在毫米波IMPATT二极管功率合成。谐振腔是用过膜(尺寸)波导腔。过尺寸波导腔的使用增加了二极管之间的纵向距离,减小了在很高频率时机械尺寸的要求。合成单元是使用交叉的同轴——波导耦合的二极管支持结构。腔的两端由膜片和1个可调的短路器形成。这腔容易与标准波导耦合。由于矩形波导的不连续性,存在模的转换损耗。实验中获得了功率合成输出,并且有较高的功率合成效率。  相似文献   
24.
为了对激光谐振腔体进行优化设计,采用ABCD光学传输矩阵理论.计算得到具有普适性的三镜折叠腔内高斯模式束腰的解析解.对一典型平-平热透镜腔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针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的泵浦范围内.腔体稳定性很好.激光光斑半径基本不随泵浦功率变化而波动.实验中以808nm尾纤输出的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Nd:YAG晶体产生连续1064nm激光.激光输出结果与理论模型值能够较好地相符.  相似文献   
25.
论述了锁模激光的调制器晶体谐振腔与锁相频率合成功率源匹配网络的实现,笔者经过深入研究,提出锁模激光的调制器晶体谐振腔非线性特性,并根据定一论断选择新的器件、网络电路,精心调制完成了难于实现的匹配,给出了实际运用的匹配波形图。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从滤波器的特性方面阐述了选用螺旋腔滤波器的优越性及必要性,从实际试制的角度给出了螺旋腔滤波器的理论设计过程及调测方法。  相似文献   
27.
李阔湖  景东山  温耐  张芳 《科技信息》2007,(27):203-203,234
利用边界元法,对直角锥镜腔的模式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显示,模式分布类似于稳定腔的模式,并且腔的菲涅尔数越小,模式阶数越低,当菲涅尔数合适时,可实现基模振荡。  相似文献   
28.
基于电荷离散化的事实,实现对耗散介观电子谐振腔的量子化.运用Heisenberg运动方程给出体系的量子kirchhoff方程;通过求解体系Hamilton算符的本征值方程分析和研究体系的量子能谱性质.结果表明,量子回路方程、量子能谱均与电荷的量子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29.
陶湘保  张康鑫  曾立平 《甘肃科技》2007,23(2):102-103,118
介绍虚共心谐振腔的结构、特性及其在眼科治疗机、激光打孔、激光划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0.
屈子路 《科技资讯》2013,(23):81-81
本文介绍了首钢京唐三冷轧厂连退线入口活套纠偏装置的原理;通过比较两种纠偏模型特点,探讨改善带钢跑偏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