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4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589篇
系统科学   45篇
丛书文集   294篇
教育与普及   70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9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综合类   734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滇池微囊藻“水华”藻胆蛋白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从滇池采集的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wesenbergii(惠氏微囊藻的多率达90%以上)和人工养殖螺旋藻的藻胆蛋白和粗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滇池微囊藻水华中藻胆蛋白的含量占干藻的15.07%晒干后的螺旋藻其藻胆蛋白含量8.05%,喷雾干燥的3.68%,此外,超滤前破细胞的溶液含小白鼠致死的毒素,超滤提取得到的藻胆蛋白结果为阴性,藻胆蛋白的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2.
用透射电镜观察铬(Ⅲ)处理18d后的亚心形扁藻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铬浓度较低时(≤1.5×10-5mg/L,对细胞的伤害不明显.当铬浓度增大时,出现细胞核变形,核膜解体,线粒体膨大或解体;类囊体缺失,排列散乱,叶绿体膜系统溃解.  相似文献   
53.
螺旋藻藻蓝蛋白和藻多糖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螺旋藻中提取藻蓝蛋白(SPC)和多糖(SPS),研究其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PC和SPS能够促进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其中SPS的促进作用有剂量依存关系。SPC和SPS能恢复T细胞受环磷酰胺损伤后E玫瑰花环形成能力,特别是对活性E花环(Ea)的形成能力有较好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54.
聚苯乙烯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交联法固定α—淀粉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苯乙烯阴离子交换树脂作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吸附交联法固定α_淀粉酶,研究了固定化条件和固定化酶的性能.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酶浓度12g/L,吸附温度6~9℃,吸附时间20h,戊二醛浓度4%,交联时间8h,交联温度6~9℃,pH7.2.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贮存稳定性、pH稳定性均比自由酶提高.最适作用温度50℃,最适作用pH7.2,且适宜作用温度及pH均较自由酶宽,批式及连续操作实验显示出较好的操作稳定性.吸附交联联用法所得固定化α_淀粉酶稳定性较好,克服了吸附法所得固定化酶稳定性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55.
杜氏藻Dunaliellapeircei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两类糖蛋白纤维构成了Dunaliella peirces的细胞外被,鞭毛和基本分别为“9+2”和“9+0”结构,首次发现的中心粒由9个三联体组成,高尔基体1~2个,眼点位于细胞质中,由二排椭圆形小球构成,内质网丰富,线粒体形状多样,在“杯形”叶绿体中发现了雏形的基粒及“杯”上的小孔,叶绿体前端凹凸不平,后端具大型淀粉核一个,细胞核位于“杯形”叶绿体的凹窝中。  相似文献   
56.
本文将文[1]给出的拟紧概念推广到α-拓扑空间,证明了它是L-好的推广并且它对于正则闭子集是可遗传的.在LF-半正则空间中讨论了强拟紧集与强F紧集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57.
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体内最大的蛋白质超家族,根据结构的同源性,主要分为A、B、C3族.GPCRs配体的多样性决定配体结合域的多样性.受体分子内相互作用力的破坏、质子化、构象改变、与G蛋白的偶联及受体二聚化参与了GPCRs的活化过程,近年发现GPCRs的失敏和内吞对受体功能调节亦非常重要,本文拟综述以上内容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8.
SARS冠状病毒N蛋白的表达及二级结构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RT-PCR获得SARS冠状病毒N蛋白基因,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1a,pET32a和pGEX-4T-1中,将3种重组质粒pET2la-N,pET32a-N和pGEX-4T-1-N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细菌中分别表达出约46kD的重组N蛋白、约60kD的6xHis-N融合蛋白和约70kD的GST-N融合蛋白,表达量分别达总蛋白的45%、40%和30%.进一步的分析表明:6xHis-N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为可溶性表达,该可溶性组分占细菌裂解液的70%左右,且能被6xHis抗体所识别.用蛋白分析软件对N蛋白进行了序列分析和二级结构预测.SARS冠状病毒N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可溶性表达,有助于进一步结晶后进行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其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59.
His-猪生长激素融合基因在Bm-N细胞和蚕体内的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构建的带有His—Tag pgh融合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Bm—BacPAK6—pgh研究了Bm—BacPAK6—pgh在家蚕细胞(Bm—N)和蚕体内的表达,并对蚕体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重组病毒Bin—BacPAK6—pgh在Bin—N细胞、蚕体中得到了融合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明,Bm—N细胞、蚕体中表达的融合蛋白与大肠杆菌表达的猪生长激素具有相同的抗原性.Bm-BacPAK6-pgh在Bin—N细胞内的表达始于24h,而蚕体中的表达始于72h,二者的表达峰分别在96h和120h.经40%饱和度硫酸铵盐析和Ni—NTA Agarose亲和柱二步纯化可获得SDS—PA(正电泳纯的具有抗原性的重组猪生长激素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60.
引入了两个新的解析函数类Rα(β,σ)和Ωα(β,σ),讨论了这两个解析函数类的Fekete-Szeg(o)不等式,得到了准确的结果,推广了一些作者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