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21.
每666.7m2用脱落宝30克 ,6天时间总落叶达70 % ,其中处理后第7 -9天落叶最快 ,占总落叶数的56 % ,其它时间占总落叶数的14 .3 %。对单铃重有一定的影响 ,处理的单铃重3.66克 ,对照3 .72克。  相似文献   
22.
对山地苹果采后保叶及其对次年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季采果后通过保叶措施,可使保叶率高达85 % 以上。光合作用延长至11 月中旬,有利于树体的营养积累。而且对果树次年光合效率的提高及苹果的丰产、稳产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 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控提供新颖的杀菌剂及其增效组合。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化学杀菌剂、拮抗菌发酵代谢物及其复配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 7种化学杀菌剂均对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3种药剂对病菌抑制效果最佳,EC50分别达0.21、0.30和0.81 μg/mL,其次为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和嘧菌酯。多菌灵的抑菌效果最差,EC50为15.03 μg/mL。生防菌发酵上清液和发酵上清粗提物对病菌的EC50分别为2.38 μL/mL和0.53 μL/mL。发酵上清液粗提物和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的复配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体积比6∶4和7∶3达最大毒性比,分别为1.39和1.41。结论 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最大。解淀粉芽孢杆菌SJ1606所产粗提物对化学杀菌剂代森锰锌和吡唑醚菌酯具有增效作用,为后续农药新制剂研发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4.
寒温带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林分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寒温带杜香落叶松林林分级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内蒙古根河林业局境内的杜香落叶松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确定权重、 构建评价模型,并用聚类分析法将杜香落叶松林健康等级分为4级,对研究区内原始林、渐伐林、皆伐林3种类型的杜香落叶松林进行了健康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以林分生产力、 土壤养分、林分结构、抵抗力与恢复力4个方面的 22个指标,能够初步构建寒温带杜香落叶松林林分尺度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原始林健康水平最高,为Ⅰ级(健康) ;渐伐林次之,为Ⅱ级(亚健康);皆伐林最差,其中1/3的林分为Ⅲ级(一般健康),2/3的林分为Ⅳ级(不健康)。  相似文献   
25.
桂北南方优质早熟梨生理异常现象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丰水和翠冠两个南方优质早熟梨品种为研究材料,分析了气候条件、梨品种特性、水肥管理模式以及生理异常发生前后6个月内植株叶片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与桂北地区梨树生理异常现象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丰水梨更容易发生生理异常现象;桂北地区秋冬季气温偏高、夏秋之交高温干旱、品种遗传特性、病虫危害和梨园的综合管理措施不到...  相似文献   
26.
福建省梨异常早期落叶初步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调查和分析了福建梨异常早期落叶的原因,认为种质基因型是影响梨异常早期落叶最主要的因素,栽培管理模式、种植方向等也均有一定影响。同时,福建梨主栽品种中翠冠异常早期落叶较为严重,落叶率多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27.
2015年6月对梵净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不同海拔树干附生苔藓植物螨类进行了调查,捕获螨类3 295只,隶属3亚目71科120属,分析了螨类类群组成、个体数量、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相似性、甲螨群落MGP和捕食性螨类MI指数等群落特征.结果显示,Achipteria为优势类群,Gamasiphis、Ololaelaps等为常见类群.螨类个体数、类群数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多样性、均匀性和优势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1 700、1 500和1 300m.1 500与1 700m的相似性最大.无翅坚背和有翅孔背甲螨是甲螨群落主体.MI分布由大到小为1 700、1 900、1 300、1 500 m.研究表明梵净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树栖螨类与树生苔藓适应良好,随海拔高度增加群落差异性越大;研究区生态条件较好,螨类在该植被类型上采取了均衡发展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28.
梁桃红 《河南科技》2009,(10):21-21
1.清树下。果实采收后,及时收集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烂果、杂草等,并将其集中深埋或烧毁,可消灭大量越冬病菌及害虫。  相似文献   
29.
为了更好地了解优良园林树种短毛椴(Tilia breviradiata)的种群特征及其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大蜀山短毛椴群落优势种的种群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 落乔木层优势种中短毛椴、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朴树(Celtis tetrandr)、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和小叶栎(Q. chenii)具有 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B(L)i值分别为7.0350、3.8302、3.7147、3.5713、3.0506,B(sw)i值分别为2.0125、1.4509、1.3460、1.3300、1.2331 ;而层间植物紫藤(Wistaria sinensis)生态位宽度最小,B(L)i值和B(sw)i值仅有1.8556和0.6537。群落优势种之间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 似性比例值较小,物种之间对资源的需求相似性不高。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短毛椴与化香、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和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Blume var. acuteserrata)的生态位重叠较高。随着群落的进一步演替,短毛椴更新幼苗的生态位宽度优势将逐步衰退,其优势地位有 下降的可能。选择合适的恢复和保存方法为短毛椴更新层个体发育创造适宜的生境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0.
利用无样地抽样法和样方法对万罗山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进行调查 ,并对其调查数据进行关联度分析 ,得出无样地抽样法与经典样方法的关联度均大于 0 .7,证明无样地抽样法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调查中的应用是可靠的 ,为我国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调查使用不同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