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62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48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了二参数正交增量鞅的平方变差和混合积分,证明了平方变差的存在定理。对连续的平方可积强鞅的混合积分的四个基本性质推广到对连续的正交增量鞅的混合积分的情形。  相似文献   
82.
本文在文[1] 、[2] 的基础上,根据等微增率准则,对不考虑启动耗量的火电厂机组投入、切除的经济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引入切换微增率,切换负荷的概念,提出了一种确定火电厂经济运行最优机组组合的实用算法。根据计算结果,调度人员可以了解在什么负荷范围内应选用哪种机组组合方式才是经济的。  相似文献   
83.
浅谈《伤寒论》中米之运用方建华(福州大学医院福州,350002)陈淑青(福建省立医院福州,350001)在《伤寒论》[1]112方中,有15个方与米有关,占总数的13.3%,涉及条文27条。米在《伤寒论》中用法,机理不尽相同,或入药、或药后服、或与药...  相似文献   
84.
对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梯级电站的水系耦合,提出一种在等微增率方程中既计及水系耦合影响、可利用稀疏矩阵技巧,又具有分解协调作用的算法。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收敛性,计算速度和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5.
给出了计算网络最大流的表格法,避免了标号法(由Ford-Fulkerson提出)在计算最大流过程中选择增流链的随机性,并通过实例给出了具体算法步骤.  相似文献   
86.
水质改良机有抽水、吸出塘泥给池埂饲料地施肥、使塘泥喷向水面、喷水增氧等功能。该机与叶轮增氧机相比,增氧、搅水、曝气以及解救浮头的效果低于叶轮增氧机.但在降低塘泥耗氧,充分利用塘泥,改善水质预防浮头方面的作用优于叶轮增氧机.能一机多用(抽水、增氧、喷泥等).使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7.
主要从增稠机理的角度,分析了增稠剂种类、用量对乳胶漆施工性能及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利用不同浓度的2,4-D处理香瓜种子,观察种子萌发时发芽率及根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2,4-D提高香瓜种子发芽率的浓度在10-4~10-2g/L范围内,高于10-2g/L则有明显抑制作用; 10-4~10-3g/L有促进侧根发生及对根明显增粗的作用,10-3g/L对根的增重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9.
并列运行工业锅炉的负荷优化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更具实用性的并列运行工业锅炉负荷优化设计方法.借助拉格朗日乘数法建立增广的目标函数,提出等耗量微增率准则及静态锅炉模型辨识方法,对耗量函数的性质给出了凸性要求.用实例说明负荷分配理论,并在例中对一些特殊问题进行了处理,得到了数据结果.针对不同的锅炉群组,只要得到其明确的燃料耗量特性函数,就可以通过这种线性规划方法得到并列运行锅炉负荷优化分配结果.  相似文献   
90.
以 1,2 ,3,4_丁烷四羧酸 (BTCA)对丝和棉纤维上的整理工艺进行研究 ,通过对织物的增质率、黄度、白度、折皱回复角等性能指标的测试 ,确立了最佳工艺 ,发现pH值与增质率的关系 ,并提出了整理废液的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