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96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07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246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萃取光度法测定了氧化性离子 NO- 2 、Cr O2 - 4、IO- 3、Br O- 3、Cl O- 3等与双硫腙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计量比 ,从而推出反应方程式 .  相似文献   
72.
辽河原油直馏柴油馏分中羧酸含量和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醇碱水溶液萃取方法分离出辽河油直馏柴油馏分中的石油羧酸(主要为环烷酸),采用重量法测出的分离效率不低于90%;用色谱、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仪器分析手段对石油羧酸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发现了该馏分中石油羧酸在组成和结构方面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73.
对超临界革取,微波革取,固相微革取,双水相革取,液膜革取等几种新型革取技术作了简要介绍.将几种技术的特点、应用领域及现状进行了综述,以便有利于选择利用.引用文献55篇.  相似文献   
74.
超临界萃取荞麦中芦丁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荞麦为实验原材料,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在超临界状态下,样品含水量、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批量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样品经灰化处理后 ,用APDC -DDTC -MIBK体系萃取富集试液中的铅 ,利用空气 -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含量 .建立了优化的测定条件 ,并对可能存在的元素作了干扰实验 .本法测定铅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 .4%~ 2 .5 %,回收率为 99.1 %~ 1 0 2 .4%,应用食品防腐剂中痕量铅的测定 ,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 ,研究了妥尔油酸性物的提取分离工艺 ,探讨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二氧化碳流量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妥尔油酸性物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 ,得出了妥尔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萃取压力 2 5MPa ,萃取温度 35℃ ,二氧化碳流量 2 0kg/h ,萃取时间 90min ,萃取酸性物得率 5 2 .3%。  相似文献   
77.
采用微波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方法对鳗鱼中磺胺类药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萃取,其方法的分析时间短并可排除其它基质干扰,所用的试剂量少且污染小等优点而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与常规的萃取法进行比较,其精密度、重复性及方法的回收率均达到了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78.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技术分析了环境水中西维因、速灭威、呋喃丹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研究了SPME条件,如萃取时间、搅拌速度、解吸方式、解吸时间对3种氨基甲酸酯萃取量的影响,并用于农田灌溉水实际样品的测定.方法的检出限在0.12~1.7μ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8%~6.1%之间,回收率在98.3%~102%之间,适合于环境水样中痕量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分析.  相似文献   
79.
萃取界面乳液的固体微粒稳定机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铜溶剂萃取时萃原液中固体微粒稳定界面乳化液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微粒是促进界面乳液形成和稳定的关键因素,它通过3种机制稳定界面乳化液:一是减小乳化液滴粒度和粒度分布区间,当萃原液中固体微粒的质量浓度由0.138 g/L增加到2.918 g/L时,液滴平均粒径由346.7μm减小到25.5 μm,48 h后破乳率由84%降低到27%;二是在液滴界面形成固体复合界面膜对液滴起保护作用;三是以微粒絮团的方式填充于液滴间隙中,阻断液滴接触,防止液滴聚结破乳.  相似文献   
80.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比较温和的实验条件下,从蛋黄粉中分离出蛋黄油.系统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以丙酮为夹带剂,对夹带剂及其加入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