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75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71篇
教育与普及   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203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1 毫秒
61.
青藏铁路工程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青藏铁路冻土区段高寒生态系统主要分布类型及其变化背景,利用对青藏公路工程的类比调查数据,研究了不同高寒生态系统对工程扰动的抗干扰能力和受损后的自然恢复能力,以及不同生态系统与冻土环境的相互关系。综合考虑干扰场地土壤环境,冻土条件以及不同生态系统对干扰的抵抗与恢复能力等要素,提出了评价青藏铁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干扰度方法和定量评价模型,基于未来不同气候演变情境及其与人类工程活动耦合下冻土环境变化及其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结合青藏铁路施工方案,定量评价了青藏铁路工程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严重干扰施工地带对高寒草甸草地只有中等程度影响,影响区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将维持在50%以上,高寒草原区重工程扰动地带除了局部有明显影响外,大部分地区只有中等至轻度影响,而中度与轻度工程扰动区域,工程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62.
以长江中下游区域的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纯化手段,对不同辐照剂量下长江水样中可培养微生物种类、数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辐照引起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大幅下降,但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得更加丰富.各菌属中,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受辐照影响最大,培养得到的菌落比例下降了28.98%,芽孢杆菌属(Bacillus)对辐照耐受性极强,菌落比例上升了15.78%.同时发现了长江水体中具有指示价值的微生物d(Flavobacterium nitratireducens strain N1),为放射性污染的生物监测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结合坡面微地形变化,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角度研究典型缓丘区不同坡位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了解微地形生境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培养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增长曲线呈现中坡位>坡顶>下坡位>上坡位>坡底的规律,中坡位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高,坡底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基质的利用能力最低;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比较中发现,除McIntosh均一度指数变化不显著外,其余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坡位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中坡位的Shannon丰富度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大,显著高于坡底指数值(P<0.05);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分析,氨基酸类利用率变化明显大于其他碳源,而胺类及酚酸类的利用程度较低,表明氨基酸类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坡位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具有选择性,糖类、 氨基酸类、 聚合物类及酚酸类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贡献较大的碳源.  相似文献   
64.
采用单因子梯度试验法,设定20(I)、28(II)和40kHz(III)3个不同低频率超声波试验组,以不进行超声波作用为对照组,研究超声波对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0d的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浮游植物的丰度为各组最高,试验组II、III中,浮游植物丰度分别为3.8×105、2.3×105 ind·L-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共鉴定到浮游植物种类属数为16个,数目大小依次为试验组I>试验组II>试验组III>对照组. 试验组I中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分别达1.661±0.055和1.071±0.020,为各组最高;试验组III中Pielou均匀度指数(J)达0.619±0.018,为各组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施加20kHz超声波显著提高了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生物群落多样性(P<0.05).  相似文献   
65.
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冠下“肥岛/谷”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岛"是土壤养分向植物冠下聚集的现象.为探讨温带河口湿地盐生植物柽柳灌丛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2013年5月在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的潮间带碱蓬群落和紧邻的潮上带柽柳群落分别选取长势良好,株高和冠幅比较接近的3株柽柳,分析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养分在柽柳灌丛下富集情况,结果发现:碱蓬群落养分平均含量、碳氮比都小于柽柳群落;碱蓬群落中柽柳冠下土壤0-20cm深度表现出"肥谷"效应,AP在土壤表层和次表层"肥岛"效应不明显,4个养分指标都在30-50cm土层表现出明显"肥岛"效应,此为"肥岛"初始阶段;柽柳群落中柽柳冠下土壤表层养分富集明显,土层上部"肥岛"效应大于下部,为"肥岛"发展阶段.群落所处地理位置和受海水影响大小是影响柽柳冠下"肥岛"发育的重要因素,而"肥岛"效应是推动河口湿地群落演替和湿地演化的主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66.
张敏  胡卫兵  于永明 《甘肃科技》2014,30(17):153-155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内首次发现的4种珍惜植物共生于一沟的植物生境特征、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研究表明,冷水泉沟4种珍惜植物生长群落的结构简单(乔木层为28个种、灌木层为16个种、草本层为31个种)仅有76个种;群落优势不明显,后备资源匮乏,尤其是领春木植物群落仅有5个种,整个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人为因素的影响是造成冷水泉沟植物种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不足的主要原因,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夏季青岛近海及毗邻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采用2020年7月26日—8月11日在南黄海近岸海域21个站位采集的样品,分析该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数量分布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研究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成体51种、浮游幼虫26类,浮游动物的平均栖息密度为1 147.2 m-3.研究海域浮游动物大致以31.5等盐线为界,划分为南黄海沿岸组群和黄海中部组群.不同组群的优势种组成差异明显,黄海中部组群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和近缘双毛大眼剑水蚤(Ditrichocorycaeus affinis),南黄海沿岸组群优势种为小拟哲水蚤、近缘双毛大眼剑水蚤、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强壮滨箭虫(Aidanosagitta crassa)和多毛类幼体(Polychaeta larvae).表层温度和表层盐度是影响夏季青岛近海及毗邻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68.
群落构建是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议题,采用功能性状和系统发育研究方法可以完善生态位理论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桂林市喀斯特石山阴坡和阳坡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境内出现的82个物种构建系统发育树,对阴坡和阳坡的土壤含水量、全氮、有机质和叶干物质、叶绿素、叶厚度和木材密度的植物功能性状进行测定,检验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全氮和有机质含量为阳坡显著高于阴坡(P<0.05);2)叶绿素、叶厚度和木材密度为阴坡显著高于阳坡(P<0.05);3)4种功能性状表现出微弱的系统发育信号;4)阴坡和阳坡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均呈发散分布,暗示生境过滤作用是阴坡和阳坡群落构建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69.
70.
为研究大巴山南麓物种组成特征,在四川蜂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4个有代表性的1 hm2固定观测样地,调查并鉴定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结果 显示:固定观测样地内有木本植物145种,共计7594株,分属39科89属.在活个体数量上,1号样地有2802株,2号样地有2041株,3号样地有1777株,4号样地有974株;在科组成上,以壳斗科和蔷薇科为主,松科和桦木科为主要优势物种,显示出大巴山南麓的植物群落组成特征;从区系上看,保护区植物以温带成分居多,并呈现出由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趋势;乔木层主要物种为华山松(Pinus armandi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和多脉鹅耳枥(Carpinus polyneura),灌木层主要物种为绢毛木姜子(Litsea sericea)、荚蒾(Viburnum dilatatum)、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和猫儿刺(Ilex pernyi);样地内稀有种有37个,均为阔叶树种;从径级结构分析,马尾松属于稳定型种群,华山松属于衰退型种群,杉木、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均属增长型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