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英语专业专四级考试对教学所产生的反拨作用有正面也有负面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减小负面作用,发挥积极作用,以期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2.
首先,本文试图去探讨在高职非英语专业开设公共选修课《英美概况》课程的必要性。接着综合应用了Wallace Lambert和Robert Gardner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分类理论和Dornyei有关外语学习的三层外语学习动机理论,对在高职非英语专业《英美概况》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3.
张玲玲  郑书云  孟燕 《科技信息》2013,(11):255-255
词块作为语言运用的最理想单位,为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运用词块有利于增强语言使用的地道和流利性,帮助学生构架语篇,提高写作能力。本文通过对非专业英语大学生习作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四类英语语块在习作中运用的分布状况和使用频率,以期强化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语块意识,探索提高写作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通过对西亚斯国际学院2011级及2012级,除英语专业外的不同专业的部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研,发现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中存在诸多待改善问题。从学生的整体角度出发,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识诉求与课堂习得不十分匹配,目标明确但行动力缺失,注意力难以集中,自主学习能力差,意志薄弱,情感消极,学习不得法等;由此而反映出教师方面的问题为,上课形式单一,教学方法、策略过于传统化等。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分析了 2 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 ,对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进行了重新思考 ,提出了面向 2 1世纪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基本思路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6.
刘莎 《科技信息》2013,(24):158-158
自我评估对学习的积极影响已经得到国外大量实证研究的证实,但在我国,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前,国内关于自我研究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文旨在探讨在英语专业进行自我评估的可行性模式。  相似文献   
107.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学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从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05级1班的专四成绩出发,初步探讨了独立学院学生在应付专业英语四级考试时应该注意的地方及应对策略,为独立学院搞好专业英语教学,特别是专业四级考试,做出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8.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2009级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英语专业研究生对口语课程开设的需求程度,并在统计分析各种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问题,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我校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9.
张锐 《科技信息》2009,(6):140-141
本文基于话语标记语的连贯理论,通过话语标记语在语用功能下的分类,针对中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写作的五种题型,分别阐述了四种类型的话语标记语在当中起到的作用。说明了有效的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写作与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相结合,是作文连贯性,条理性的保证,以此来指导备考考生有策略的掌握CET4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10.
目前,师专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提出解决问题、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