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6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313篇
系统科学   142篇
丛书文集   144篇
教育与普及   1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362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DEAE-纤维素和羟基磷灰石层析联合使用的纯化程序,从烟草节杆菌02181株提取纯化了肌酸酶.比活性由0.92 U/mg上升至124.44 U/mg,酶被提纯了135.26倍,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呈单一区带,最终收率达52.95%.特性研究显示此酶的相对分子量为84500,等电点为4.80,在磷酸盐缓冲体系中,最适pH为6.50,pH7.00环境下耐受性最好,最适温度为35℃,米氏常数(Km)为46.50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8.20 μmol/min.Cu2 、SDS可使酶完全失活,Hg2 、Cd2 、Zn2 和Fe3 明显抑制酶活性,Mg2 、Mn2 、Brij 35、Triton X-100和邻菲饶啉对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EDTA对酶活性无明显影响,而Ca2 和NaN3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络合剂邻菲饶啉和EDTA对酶活性的抑制试验表明此酶属于金属酶类.  相似文献   
92.
以水培常绿杨(Populus deltoides60/160×P.nigra'chile')枝条得到的叶柄为外植体,探讨了常绿杨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在MS BA0.3 mg/L NAA0.1 mg/L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分化率最高,为82.5%;不定芽在MS BA0.2 mg/L NAA0.05 mg/L培养基上的继代增殖系数为7.2;在继代增殖培养基中添加0.4 mg/L GA3时,对不定芽的增殖和伸长有显著效果;在生根培养基1/2MS NAA0.05 mg/L上,生根率达到96.5%.  相似文献   
93.
枯草芽孢杆菌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明  杜金华 《山东科学》2006,19(3):35-38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当今工业酶的主要生产菌种之一,由于其产酶量高、种类多、安全性好、环保等优点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其发酵生产的酶在食品、饲料、洗涤、纺织、皮革、造纸、医药等领域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地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工业酶的应用情况,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
从羽毛废弃物中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羽毛、产角蛋白酶和蛋白酶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litis),命名为B.sublitisYYW-1。利用紫外线对菌株YYW-1进行诱变,筛选蛋白酶缺陷株,获得蛋白酶活性丧失的诱变株YYW-1-5,其蛋白酶活性残余22.7%,而角蛋白酶活性残余94.7%,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5.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的普通生物学特性,对3株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标准菌株(L208、L128-9、219/60)进行增菌纯培养、染色镜检、药敏试验及生化试验等;结果表明该三株菌种的培养特性、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基本与已发表的相关资料一致。但药敏实验的结果显示,这三株细菌对多数的抗生素敏感,仅对少数的特殊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这与目前菌株耐药性的相关报道相差较大。该研究为以后参照本菌株进行其它相关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
以黑松带子叶顶芽为外植体建立了包括丛生芽诱导、伸长和生根的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浓度以及外植体年龄对丛生芽的诱导有较大影响。单独使用6-BA能诱导产生丛生芽,但数量少,生长慢,NAA与6-BA配合使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试验的所有组合中,4.0 mg/L 6-BA 0.05 mg/L NAA效果最佳。截取黑松外植体的最佳苗龄为22~28 d。已分化的丛生芽在无6-BA但附加0.1 mg/L NAA的改良GD培养基中伸长较明显,GA3不能促进黑松丛生芽的生长且有毒害作用。将伸长的丛生芽接种在附加0.2 mg/L NAA的1/2 WPM培养基上培养14 d再转移至无激素的1/2 WPM中,1个月后,生根率达23.3%。  相似文献   
97.
优势黄杆菌对蒽、菲、芘混合物的降解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索混合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特征,利用两株优势黄杆菌,对混合蒽、菲、芘进行了降解研究.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混合多环芳烃的降解56.3%~69.6%在前10h内完成,其生物降解进程和单基质相似,但降解效率低于单基质.混合体系中蒽、菲、芘在不同菌株作用下有按特定优先顺序降解的特征,但两株黄杆菌(FCN1和FCN2)的混合菌并不促进混合多环芳烃的降解.降解130h后,体系中蒽、菲、芘消除,但总有机碳去除率仅达到60.1%~72.7%,说明部分多环芳烃转化为中间代谢产物.菌数测定表明,FCN1和FCN2利用多环芳烃及其降解中间产物繁殖生长,菌数最高时分别增长200倍和100倍,但菌数增长滞后于多环芳烃的浓度变化.研究表明,混合多环芳烃之间具有降解竞争抑制特征,且其生物降解具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98.
原油生物破乳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制了一种原油生物破乳剂,并对其进行了室内与现场中试试验,考察了其对油田采出液的破乳及脱水效果。室内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与标样及目前现场常用的化学破乳剂相比,原油生物破乳剂具有优良的破乳及脱水性能。破乳后的油水界面清晰,脱出水中含油量低。对原油生物破乳剂的破乳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破乳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胞体。  相似文献   
99.
产纤维素酶粗糙脉孢菌1602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优化设计,确定纤维素高产菌株Neurosporacrassa1602摇瓶发酵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液初始pH值为5.5,培养温度为28℃,摇瓶转速为150rpm,培养96h;300玉米芯粉、0.500麸皮酸水解液(0.6mol/L)能够促进产酶,最适宜的有机氮源为黄豆粉;最适宜的无机氮源为NH4HSO4.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其纤维酶的活力CMCase为10.34IU/ml,FPase为0.71IU/ml.  相似文献   
100.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L-异亮氨酸生产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色短杆菌WY10和ASL495为亲本菌株,分别摸索了其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原生质体融合试验,考察了PEG浓度、融合时间等条件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最后利用所确定的条件对两亲株进行了融合,筛选出目的融合子WYA09和WYA17,带有双亲株标记Met^-和Leu^-。经产酸验证后,产酸量没有大幅提高,但副产氨基酸(主要是亮氨酸)减少,对工业生产中分离提纯工作和下一步的筛选高产菌工作都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